病酬吴客问,思作越人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朝列(cháo liè)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行列,也用来形容人多、队伍密集。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抽簪(chōu zān)的意思:抽出簪子,指摘除官职或撤销爵位。
登朝(dēng cháo)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上朝,也可指升迁到高位。
发登(fā dēng)的意思:指事情一发生就引起轩然大波,引起重大影响。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匡济(kuāng jì)的意思:匡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纠正错误、救济困难。它形容人在社会上能够纠正错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使社会得以恢复正常。
陆沉(lù chén)的意思:指大陆下沉。比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严重的衰落、衰退。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乞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归隐的情感。
首句“华发登朝列”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步入朝廷官僚行列的情景,暗示了其从政生涯的漫长与岁月的流逝。接着,“承恩岁月深”则点明了诗人深受皇恩,官位显赫,但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感慨。
“病酬吴客问,思作越人吟”两句,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接待来访的吴地客人,心中却满是对故乡越地的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典故,吴客和越人分别代表了诗人的家乡与现实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世事容萧散,时名任陆沉”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名声得失的超脱。他愿意让世事随风飘散,让时间将名利沉没,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本无匡济略,报国在抽簪”表明了诗人并无挽救国家危难的谋略,但他以辞官归隐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这里的“抽簪”即解下官帽,象征着放弃官职,归隐山林,以另一种方式为国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