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衡(chí héng)的意思:保持平衡、公正。
谠论(dǎng lùn)的意思:指正直而有见识的言论或意见。
飞诏(fēi zhào)的意思:指官员奉旨迅速行动,快速处理事务。
敷荣(f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来的繁荣兴旺的景象。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金瓯(jīn ōu)的意思:指价值高贵、稀有的宝贝或珍品。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岁金(suì jīn)的意思:岁月流逝,时间如金。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枉尺(wǎng chǐ)的意思:形容办事不得法、不顺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延英(yán yīng)的意思:指优秀的人才得以继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野草(yě cǎo)的意思:野生的草,比喻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名声的人。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正人(zhèng ré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正直诚实的人。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作程(zuò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的进展程度或进度。
- 翻译
- 先生的正直言论在延英殿流传,年轻时就已名声显赫。
自古以来,正直的人不愿曲意逢迎,如今公正的舆论能起到平衡作用。
皇帝听说后将要下达圣旨,即使路程遥远,也不妨碍慢慢前行。
不要嘲笑乡野之人离天宫遥远,春天来临,野草也能茂盛生长。
- 注释
- 先生:指有威望或地位的学者。
谠论:正直的言论。
延英:古代宫殿名,常代指朝廷。
早岁:年轻时。
正人:品行端正的人。
羞枉尺:不愿曲意求得一尺之利。
持衡:维持公正。
九重:古代称帝王所居之处,代指皇宫。
飞诏:快速传达的圣旨。
缓作程:不急于赶路。
田家:乡村人家。
天远:距离天宫遥远。
敷荣:茂盛生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名为《和傅侍郎鹿鸣宴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赞美,以及对官场公平正义的期待。
“先生谠论在延英,早岁金瓯已覆名。”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被赞誉的人物,“谠论”意味着正直的言论,而“延英”则是宫廷中处理政务的地方。诗人提到这位正直之士的言论在朝堂上得到了认可,他年轻时就以金瓯(一种官印)覆盖其名,象征着权威和尊贵。
“自古正人羞枉尺,祇今公论有持衡。”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理念,即自古以来,正直之士都羞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工具。这里的“枉尺”比喻不公正,“持衡”则意味着保持平衡和公正。这句话强调只有现在这位先生的言论才真正做到了公正无私。
“九重闻道将飞诏,一水何妨缓作程。”
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宫,诗人表达了希望正直之士的声音能够传到皇帝耳中,并且带来一些命令或法令。同时,“一水”可能是比喻某种障碍,而“缓作程”则意味着即使有阻碍,也不必急于求成。
“莫笑田家去天远,春来野草亦敷荣。”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不要因为平凡的农家生活距离尊贵的天子遥远而轻视它。当春天到来时,连野草都能繁盛,这也象征着即使在最普通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现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正直之士的赞扬和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场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惠山偶书
春到梵王家,千林已着花。
小桃无限思,竹外一枝斜。
示长文
于公种阴德,门大端可期。
无钱囊更空,有子家自肥。
戢戢树九畹,濯濯秀一枝。
坐客瞩青眼,馀子让白眉。
盐絮出妙语,春草先梦思。
诗文未可量,家学岂其师。
五车傥足用,万里到不疑。
非无昂父贤,且伴济叔痴。
芝兰莫当户,桃李自成蹊。
它年一樽酒,名与少陵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