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惮烦(dàn fán)的意思:指心情烦恼,苦恼不堪。
后门(hòu mén)的意思:指通过非正当手段或不公平的方式获取利益或成功。
蜣螂(qiāng láng)的意思:比喻人固执、顽固不化。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桑扈(sāng hù)的意思:桑扈是一个形容人们追求名利权势而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的贬义词。它指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离正道,不顾法律、道德等约束,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迂僻(yū pì)的意思:迂远而偏僻。
谢公墩(xiè gōng dūn)的意思:指人们在不恰当的时间或地点谈论不应该谈论的事情,引发尴尬或不愉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性喜幽僻之士对友人的寄语,充满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我性耽迂僻”,诗人自述其性情偏好于幽静偏僻之地,不喜喧嚣繁杂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倾向。
接着,“公今亦惮烦”一句,既是对友人的理解与认同,也暗含着对当前社会复杂繁琐生活的无奈与逃避之意。这里“公”字指代友人,通过“亦”字强调了双方在面对世俗烦扰时的共鸣。
“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用“如隔壤”形容地界的偏远,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而“溪曲愈深村”则通过溪流的曲折蜿蜒,形象地展现了村落的隐蔽与深邃,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
“桑扈春前枕,蜣螂雨后门”两句,选取了春天和雨后的自然景象,以“桑扈”(即桑扈鸟)在春前栖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蜣螂”(即屎壳郎)在雨后活动,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更求人境外,山水谢公墩”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即超越世俗的“人境”,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的“谢公墩”可能是指谢灵运的遗迹,借以表达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状态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