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伍 公 祠 明 /徐 渭 吴 山 东 畔 伍 公 祠 ,野 史 评 多 无 定 时 。举 族 何 辜 同 刈 草 ,后 人 却 苦 论 鞭 尸 。退 耕 始 觉 投 吴 早 ,雪 恨 终 嫌 入 郢 迟 。事 到 此 公 真 不 幸 ,镯 镂 依 旧 遇 夫 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尸(biān shī)的意思:指对已死去的人或事物进行无端的攻击和诋毁。
不幸(bù xìng)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情况,表示不幸遭遇或不幸的命运。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何辜(hé gū)的意思:表示无辜受冤,冤屈无处申诉。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举族(jǔ zú)的意思:指全家一起举家迁徙或全家同心协力的意思。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史评(shǐ píng)的意思: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评价、评论。
镯镂(zhuó lòu)的意思:指金属或玉石等制品上雕刻的花纹、图案。
退耕(tuì gēng)的意思:指农田不再耕种,改为其他用途。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雪恨(xuě hèn)的意思:指对仇敌的仇恨如同冬天的雪一样深厚。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徐渭所作的《伍公祠》,主要通过对伍公祠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伍子胥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命运的感慨。首句“吴山东畔伍公祠”点出伍子胥祠堂的位置,紧接的“野史评多无定时”暗示伍子胥的历史评价因时代变迁而难以定论。
“举族何辜同刈草”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家族无辜受牵连的同情,他被冤枉的悲剧性。接下来的“后人却苦论鞭尸”则揭示了后世对于伍子胥的争议,即使死后仍遭受非议。“退耕始觉投吴早”暗指伍子胥当初逃离楚国投奔吴国的决定,诗人认为这是明智之举。“雪恨终嫌入郢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未能报仇雪恨的遗憾,认为他进入郢都复仇的时间太晚。
最后两句“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直接点出伍子胥的命运,他的不幸在于未能善终,即使死后珠宝首饰仍未能逃脱夫差的报复。整首诗通过伍子胥的故事,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人物在命运中的无奈与悲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春词
霏霏细雨勒梅黄,一望春容十断肠。
平芜古柳青青遍,独使潘郎两鬓霜。
水调歌头·其四龙守沈商卿,三十年故交也,经过,为留五日。临行,以词为别,次韵以谢
一雨洗烦溽,天气爽如秋。
江山佳处,眼明重见旧交游。
去国三千馀里,俯视朝宗一水,共笑此生浮。
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叹君才,方进用,岂容休。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便恐升沈各异,后日相逢无处,别语易成愁。
记取平安使,时访荻花洲。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
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
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
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
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
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
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
来者不问谁,小大听盈器。
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
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
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
向来俸可分,挂冠踰一纪。
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
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
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
长篇笔馀力,亹亹遂满纸。
病足正僵卧,三诵为之起。
韵险不容次,愚言不能止。
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体。
公心与天通,言合孟轲氏。
菽粟如水火,此意岂不美。
黄金土同价,但恐无此理。
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邻里。
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
求财则无厌,来不问远迩。
应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
有如一富翁,独处百家市。
始焉逐什一,贫富本相济。
馀波被四邻,人情皆可喜。
久之责望重,争讼随谤毁。
不言理曲直,但谓富者鄙。
尧舜有至仁,犹病在博施。
所以汉刘德,其言有深旨。
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
贫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
生长在舅侧,义事熟于耳。
颇亦知为人,缓急力不计。
舅言出于仁,甥言裁以义。
二者若不同,同归于一揆。
爱苟无差等,兼爱几墨子。
岂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
仁民与爱物,要自亲亲始。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宋·楼钥】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来者不问谁,小大听盈器。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向来俸可分,挂冠踰一纪。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长篇笔馀力,亹亹遂满纸。病足正僵卧,三诵为之起。韵险不容次,愚言不能止。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体。公心与天通,言合孟轲氏。菽粟如水火,此意岂不美。黄金土同价,但恐无此理。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邻里。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求财则无厌,来不问远迩。应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有如一富翁,独处百家市。始焉逐什一,贫富本相济。馀波被四邻,人情皆可喜。久之责望重,争讼随谤毁。不言理曲直,但谓富者鄙。尧舜有至仁,犹病在博施。所以汉刘德,其言有深旨。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贫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生长在舅侧,义事熟于耳。颇亦知为人,缓急力不计。舅言出于仁,甥言裁以义。二者若不同,同归于一揆。爱苟无差等,兼爱几墨子。岂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仁民与爱物,要自亲亲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967c67ca39489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