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卑(bēi bēi)的意思:形容言行低贱、卑微。
传世(chuán shì)的意思:传世是指某种事物或文化作品流传下来的传统或经典,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价值。
顾盻(gù xì)的意思:顾念、关注
践实(jiàn shí)的意思:实践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靡然(mǐ rán)的意思:形容心灵失落,意志消沉,毫无精神和力量。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三圣(sān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位圣人。
世代(shì dài)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梯接(tī jiē)的意思:指一层接一层地连续上升或下降。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心性(xī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和性格。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缘业(yuán yè)的意思:指命运、缘分所定的职业或事业。
榛棘(zhēn jí)的意思:指荆棘丛生的地方,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深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中首先提到“西方论缘业”,可能是指佛教关于因果报应的理论,接着“卑卑喻群愚”则可能是批评那些浅薄无知的人。接下来的“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描述了某种思想或学说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播,但似乎缺乏实质性的支撑。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表达了对内心修养和超越存在与非存在的思考。“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可能是在批判人们追求速成之道,而忽视了深入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则指出了一些人只谈论空洞的理念而不去实际行动,比喻这种行为如同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艰难前行。最后,“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表达了对能继承圣贤之学、去除浮华、回归实践者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朱熹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对真正学问和道德实践的重视。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反对空谈和形式主义,体现了理学中注重实际、反对虚伪的哲学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