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世(chǔ shì)的意思:指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和智慧。
非理(fēi lǐ)的意思:指言辞不合理、不符合逻辑。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理事(lǐ shì)的意思:指担任管理或决策职务,负责处理事务或解决问题。
聊尔(liáo ěr)的意思:聊尔意为随便、马虎、不认真或不负责任地做事情。
六六(liù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顺利,一切顺风顺水。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疏慵(shū yōng)的意思: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三三径(sān sān jìng)的意思:指行人或车辆行走的小径。
- 翻译
- 竹马童年的快乐刚刚抛在身后,如今却已老去,感到日益懒散。
想要开辟竹林下的小径,提笔又描绘出六座山峰的画卷。
面对世间纷繁,我只求处理事务,对人无愧于心。
随波逐流就任它如此,我只按自己的喜好生活,嘲笑那些自比诸葛亮的人。
- 注释
- 竹马:指童年时骑竹竿当马的游戏。
翁:老人。
疏慵:懒散、懈怠。
三三径:隐居者的小路,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毫端:笔端。
六六峰:形容山峰众多。
非理:不合理的,超出常理的。
惭容:羞愧的神色。
浮沈:沉浮,比喻世事的起落。
聊尔:姑且如此,随便。
卧龙:诸葛亮,这里指代有大才之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二)》。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太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竹马才抛又是翁”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竹马游戏之物如今已成过去,而自己也步入老年。"年来自觉转疏慵"则进一步描绘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欲开竹下三三径”和“还借毫端六六峰”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竹林中开辟小路,并且希望能借助微末之力来攀登高峰。这些都是对自由探索自然、追求高尚志趣的渴望。
"处世竟无非理事,对人那有可惭容"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人世间所做所为,都不愿意背离道义,对待他人也无需感到羞愧或自责。这里体现出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对人生的坦然态度。
最后,“浮沈聊尔从吾好,卻笑南阳说卧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传说中英雄人物——卧龙(即诸葛亮)的赞赏。"浮沈"意指世事的沉浮变化,而"聊尔从吾好"则表示作者愿与太博共享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感。"卻笑南阳说卧龍",则是在说诗人对那些传颂中的英雄人物,如诸葛亮等人的赞美之情,也包含了一种自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以及对友谊深沉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题
人前一语撞翻墙,直气西秦本故乡。
雪野射麋轻队马,杏园移象矮交床。
诗忙渴砚酒磨墨,睡足趄廊花夺香。
矫揉尽归官样去,有时閒笑错商量。
秋兴·其三
月落在楼角,惊乌连夜啼。
门前蝉噪急,床下蛩亦悲。
岂不念节物,清霜殒华姿。
况我有鸰原,九年此生离。
时亦咏归去,缅焉久无期。
为善天所相,何以报吾施。
大明生于东,皎月生于西。
兹理傥不昧,胡为浪嗟咨。
暮春联句九首·其七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
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
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
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
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
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