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故我(gù wǒ)的意思:故我指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感受。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千叠(qiān dié)的意思:形容纸张、布料等叠加成千上万层的样子。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同与(tóng yǔ)的意思:同与意为一致、相同、共同。表示人们的意见、观点或行动相同或一致。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扬帆(yáng fān)的意思: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征途(zhēng tú)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梦想或目标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
转眴(zhuǎn xuàn)的意思:转眴指眼神转动,形容心思狡诈,机变多端。
- 鉴赏
这首《武昌舟次送友》是清代诗人金应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武昌时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扬帆又向鄂城还,秋去春来转眴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武昌,踏上归程的情景。鄂城,即今之鄂州,位于长江中游,是古代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诗人以“秋去春来”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暗示离别之痛与时光的无情。
颔联“折柳繫舟鹦鹉埭,落花送客凤凰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折柳,是中国古代送别时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离别与不舍;鹦鹉埭、凤凰山则是具体的地点,增添了地理的丰富性。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颈联“弹琴洞口云千叠,吹笛楼头月一弯”则转向对旅途景色的描绘。弹琴洞,传说中神仙弹琴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旅途中的神秘与美好;云千叠、月一弯,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未知的期待与憧憬。
尾联“太息征途犹故我,何时同与返乡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盼。在感叹征途依旧,内心却依然坚守自我之时,诗人又表达了对与友人重逢、共同回归故乡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综上所述,《武昌舟次送友》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更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与回归的主题,以及人在旅途中的自我反思与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