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国势(guó shì)的意思: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国家的力量和实力。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九鼎(jiǔ dǐng)的意思:九鼎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权力和荣誉。
愧心(kuì xīn)的意思:指心中感到惭愧、羞耻,对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感到内疚。
两班(liǎng bān)的意思:指两个班次,也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规模较小。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穷老(qióng lǎo)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的老年人。
三相(sān xiāng)的意思:三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或特征。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心颜(xīn yán)的意思:心灵的美好状态,指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状态。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 翻译
- 如今文武三公各司其职,朝廷上下分东西两派
您的威望如同九州之鼎,国家如山般稳固
在闲谈中展现出治国经邦的才智,天下太平的景象尽在掌握之中
那些只会空谈的腐儒只能沉醉于赞美,我这贫穷老者深感惭愧
- 注释
- 文武:指文官和武将。
三相:古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种高级官员。
东西:方位代指朝廷的左右两派。
冠两班:指朝廷官员的等级划分。
九鼎:古代象征九州的重器,比喻极高的威望。
南山:泛指高山,象征国家的稳固。
经济:指国家的治理和经济事务。
升平:太平盛世。
腐儒:指迂腐的书生,只知空谈理论。
醉颂:沉醉于赞美。
穷老:贫穷的老者。
愧心颜:内心感到惭愧。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官寿辰庆典的盛况,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朝廷的威仪与国家的强盛。
“文武今三相,东西冠两班。”一句,以对仗手法展示了朝政的完备与官员的尊贵。文、武代表文臣、武将,而三相则指宰辅大臣,东、西两班则分列左右,形象地展现了朝廷的堂皇气势。
“公身为九鼎,国势屹南山。”此句以古代象征帝权的九鼎比喻高官的地位,以及国家如同屹立于南山之巍峨。九鼎是周王时期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器,而南山则常用来形容坚固与永恒,通过这种历史文化的对接,强调了国家的稳固与高官的地位无可动摇。
“经济谈间了,升平掌上还。”这两句则转向庆典的情景。经济可能指的是朝廷对于国事的筹谋,而谈间了表明筹谋已成竹在胸;升平则意味着国家太平,掌上还可能是指宴席上的祝酒,高官们手持酒杯,共同庆祝国泰民安。
“腐儒徒醉颂,穷老愧心颜。”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情感。腐儒可能是自谦之词,表示诗人对自己知识的不足和对仕途的反思;而穷老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功名难就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朝廷盛况的描绘,间接赞美了高官寿辰庆典的庄严和国家的昌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悼李宫詹龄
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
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
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
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
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
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
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
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