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既难必有,远亦非必无。
苟以忘吾忧,焉能识其馀。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达生(dá shēng)的意思:指顺利地生活或健康地生存下去。
纷纭(fē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复杂、纷杂。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过事(guò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过去的经历。
皇初(huáng chū)的意思:皇初指的是皇帝刚刚即位时的时期,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的阶段。
莽眇(mǎng miǎo)的意思:形容眼睛模糊不清,视力不好。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难必(nán b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
齐谐(qí xié)的意思:指事物和谐统一、协调一致。
曲士(qǔ sh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弯曲,不正直。
三皇(sā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位伟大的帝王,即伏羲、神农、黄帝。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蚊虻(wén méng)的意思:形容微小而讨厌的事物。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读杂说小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万物的广阔视野。
首句“长日无与语”,描绘了诗人独处的漫长时光,内心渴望交流却无人可诉的孤独感。接着“聊及齐谐书”一句,引出对古代典籍的阅读,通过齐谐书的纷繁内容,诗人试图在六界之外找到心灵的慰藉。
“莽眇三皇初”则将思绪拉回远古,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表达对历史的深思。接下来的“近既难必有,远亦非必无”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未来的辩证思考,认为近在咫尺的事物并非必然存在,而遥远之事也未必不存在,体现了对事物不确定性的理解。
“古今梦寐间,过事蚊虻如”则将时间的跨度与生活的琐碎进行对比,暗示人生中的大事与小事在时间长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如同梦境中的蚊虫般短暂而易逝。
“达生齐万物,曲士拘一隅”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生命态度的理解,认为应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而那些拘泥于一隅的小人则难以理解生命的真谛。
最后,“苟以忘吾忧,焉能识其馀”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即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排遣内心的忧虑,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无需过多关注。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