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
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
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
蕃庶(fán shù)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衍生息,也可指繁荣昌盛。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斥免(chì miǎn)的意思:指对某人进行指责或责备后,不再追究其责任,免除其罪责。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方明(fāng míng)的意思:指道路明亮,光明正大。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俯首(fǔ shǒu)的意思:低头向下看或弯腰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屈服。
高华(gāo huá)的意思:指文化水平高、才华出众的人。
宫署(gōng shǔ)的意思:宫殿和政府机构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抗心(kàng xīn)的意思:抗心指的是坚决抵抗内心的诱惑和贪念,保持纯洁的心灵。
六马(liù mǎ)的意思:指六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纳言(nà yán)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明白并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有谦虚、虚心的态度。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前箸(qián zhù)的意思:指前一只筷子,比喻先到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排在前面的人或事物。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三物(sān wù)的意思:指三个物品或事物。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守直(shǒu zhí)的意思:守正道,坚守原则。
望人(wàng rén)的意思:盼望某人的到来或寻找某人的踪迹。
西景(xī jǐng)的意思:西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西方的美景或风景。它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或优美的风光。
下中(xià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或对立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中间的、适中的位置或态度。
先哲(xiān zhé)的意思:指古代有德行、有学问、有智慧的先贤。
言职(yán zhí)的意思:指言辞明确、表达清楚,能够恰如其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野方(yě fāng)的意思:指人行为粗野、不受拘束、不讲礼貌的样子。
曳履(yè lǚ)的意思:踌躇、犹豫、不敢前进。
移疾(yí jí)的意思:迅速移动或迅速转变
有守(yǒu shǒu)的意思:有所坚守,不轻易放弃
直弦(zhí xián)的意思:形容直线或直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内心世界,他对于仕途的态度和个人对待富贵的看法。诗人通过“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开篇,以赞美之词肯定了某人的为人处世,从而引出了自身的感慨。“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表现了诗人对官职的淡然态度,他宁愿以患病为由辞去,也不愿深陷其中。富贵虽非不怀念,但诗人更多的是担忧它可能带来的羞辱。
接下来的“嗟我材下中,叨恩最蕃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所受的恩泽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接着,“尧庭纳言职,轩野方明御”写到了古代圣君尧的朝廷,接纳百官之言,轩辕(即黄帝)治理天下,以此比喻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服衮作槐班,曳履南宫署”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穿着和行走的情景,其中“服衮”指的是官员的正装,“作槐班”可能是指某种级别或职务的标志,而“曳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步态,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旧感到自己难以在高位上立足,故有“虽经斥免诮,尚玷高华处”之叹。紧接着,“徒有守直弦,何能借前箸”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我能力的局限。他无法像古人那样以直弦(比喻正直)去影响世事,只能留下遗憾。
以下几句“愚甘六马对,谗恨三物诅”则是诗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无奈和不满,他宁愿选择简单、平静的生活,而非投身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随后,“年来感衰疾,倦鸟思返翥”表现了岁月流转带来的疾病和心灵上的疲惫,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抗心望先哲,俯首惭昔誉”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仰望,同时也对自己过去的荣耀感到羞愧。“西景尚可收,归辕未云遽”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不确定性,而“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结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职场中的挣扎、选择以及对待世事的态度。诗中充满了自省和反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世訾郭景纯,所学任术数。
身卒蹈危机,任数为数误。
吾谓郭求仁,任数理即具。
当其对逆敦,顺逆冀一悟。
臣命尽今日,殉国无他顾。
若有趋避心,生死先失度。
闻昔葬母昆,江上来封墓。
葬经失真传,后人多依附。
宣城并归魂,太真复短祚。
幽冥负伯仁,忠义争竖树。
淮水有时竭,衔刀上天诉。
如何中吴人,耑祀短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