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
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
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安居(ā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定地居住或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稳定。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薄田(bó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长涂(cháng tú)的意思:指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地方,形容留连不去的意思。
吹嘘(chuī xū)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吹捧自己。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寒荄(hán gāi)的意思:形容冷落、荒凉。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焦枯(jiāo kū)的意思:形容草木因干旱而枯萎焦黄。也比喻人的精神、心情枯萎、疲惫不堪。
空勤(kōng qín)的意思:指在飞机上从事乘务工作的人员。
南陔(nán gāi)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态险峻。
佩服(pèi fú)的意思:对别人的才能、品德或成就表示敬佩和赞叹。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勤劬(qín qú)的意思:勤劳努力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牙齿(yá chǐ)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也可泛指动物的牙齿。
阴德(yīn dé)的意思:阴德指的是不公正、不义的行为或恶劣的品德。
旨甘(zhǐ gān)的意思:指的是主旨甜美,意义深远。
孜孜(zī zī)的意思:指勤勉不懈怠,努力不停歇。
足共(zú gòng)的意思:足够、充足、满足共同的需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在严寒的冬天,为抚慰八十四岁高龄的母亲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开篇“薄田五顷馀,才足共王租”写出了农家之贫困,仅有极少的土地和微薄的收入,只够缴纳给地主的份额。紧接着,“慈母八十四,发白牙齿疏”形象地刻画了母亲高龄、头发和牙齿都已经衰退的景象。
诗人继续写道:“服非帛不煖,半冬无裤襦。食非肉不饱,杯案惟一蔬。”表达了孝子在严寒中缺衣少食的艰难处境,他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吃着简单的素食。
“南陔孝子心,若何为安居。方冬万木折,北风裂人肤。”诗人通过对比南陔(即长江以南地区)的暖和与北方严寒的对比,表达了孝子的内心世界和艰苦的生活环境。
“冻死不敢言,长涂走崎岖。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这几句诗写出了孝子在极端天气中,不仅忍受着生命危险,还要跋涉二百里去寻找生计的艰辛。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那些有幸学习圣贤之道、佩服文墨的人群,表达了自己的不甘平庸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诗中提到孝子孜孜(勤劳)地践行仁义之道,即便利于他人的善举也惠及无生命的树木;并且通过对比三县十万人得以重生的希望和八十岁老人的安逸,表达了对高寿者的祝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孝道的赞美,也展现了当时农村生活的贫困,以及人们对于知识、善举和生命尊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