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晖。
莲衣疏更脱,萤火湿犹飞。
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沙庄的宁静与深沉,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晖”,以“急雨”与“流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感。急雨在茅屋上喧嚣,流云则在夕阳中嬉戏,一动一静,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和谐。
颔联“莲衣疏更脱,萤火湿犹飞”,进一步深入到自然细节之中。莲花的花瓣在雨后显得更为稀疏,仿佛随时可能脱落;而萤火虫在湿润的空气中依然翩翩起舞,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两句通过“脱”和“飞”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颈联“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转而关注时间的流逝与人的活动。夜色渐深,渔人即将结束一天的劳作,准备归家;而远方的客人仍未归来,暗示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这两句通过对比夜的深沉与人的孤独,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何当更东下,沧海故人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想象着再次踏上旅程,前往东方,希望能遇到那些稀少的、如同大海般珍贵的老朋友。这一句不仅寄托了对友情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诗人对友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急雨初收宫殿明,红薇花落暑风清。
忽传午正惊残梦,寂寂西轩喜鹊声。
公馀赢得暂时休,归骑匆匆更少留。
古木千章环美荫,危亭百尺枕清流。
诗翁仙去留遗迹,病守重来访昔游。
坐久西山衔落照,一行鸥鹭起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