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分符(fēn fú)的意思:指各自分道扬镳,不再有来往。
汉国(hàn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权或中央政权的集中地。
豪粗(háo c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鲁、豪放。
皓首(hào shǒu)的意思:指头发白,年老的样子。形容人年纪大。
好酒(hǎo jiǔ)的意思:好酒指的是美味可口的酒,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能力优秀。
监门(jiān mén)的意思:监狱的大门。也指监狱的管理机构。
酒徒(jiǔ tú)的意思:指沉迷于酒的人,形容酗酒成性的人。
门吏(mén lì)的意思:指门房的守卫人员,也用来比喻担任低级职务的人。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前箸(qián zhù)的意思:指前一只筷子,比喻先到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排在前面的人或事物。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竖儒(shù rú)的意思:形容人有傲慢、自负的态度和行为。
下齐(xià qí)的意思:指下级或下属向上级或上司报告工作,使工作进展顺利。
英主(yīng zhǔ)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或杰出成就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咏史十二首(其八)》以历史人物郦食其为题材,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和经历,表达了对这位智者命运的感慨。首句“皓首犹誇八尺躯”,描绘了郦食其虽年事已高但身材魁梧的形象,显示出他的坚韧与自信。次句“入门长揖岂豪粗”则赞美了他的谦恭有礼,而非粗犷豪放。
“时人不识监门吏,英主偏知好酒徒”两句,暗讽世人往往忽视了他的真正才能,而只有明君如刘邦这样的英主才能识破他的才华,知道他是个喜好饮酒的谋士。接下来,“东下齐城从染镬,西开汉国未分符”描述了郦食其在关键时刻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助平定齐地,甚至在危急中挺身而出,表现出他的智勇双全。
最后两句“虽於青史惭前箸,曾是区区一竖儒”,表达了诗人对郦食其虽未能在史书上留下显赫篇章的遗憾,但仍肯定他是位有才之士,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儒生。“区区”一词在这里表示他的谦逊,同时也揭示了他的低调和不求名利的性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郦食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在乱世中的不凡贡献,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识人不明的批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