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烬尚留霜后节,死灰难灭岁寒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膏液(gāo yè)的意思:指润滑或滋润的液体。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鳞髯(lín rán)的意思:指人的胡须或鳞片状的胡须,形容人的胡须茂密而众多。
穷阴(qióng yīn)的意思:指日光无法照射到的阴暗处,比喻困境、困苦、贫穷。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岁寒心(suì hán xī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的心情也如同岁寒一样冷淡,形容人心冷漠、缺乏热情。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松枝火》描绘了一幅顽强生命力的画面。首句“藓骨谁教劫火侵”,以藓皮比喻松枝坚韧,暗示其历经劫火而不屈。次句“欲将春意破穷阴”则表达了松枝燃烧时散发出的生机,试图驱散寒冷与阴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鳞髯光动红云起,膏液香融紫雾深”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松枝燃烧时火焰犹如鳞片般闪烁,照亮了周围的紫雾,展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香气。
“余烬尚留霜后节,死灰难灭岁寒心”进一步强调了松枝即使化为灰烬,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依然留存,即使在严寒中也保持不灭的心志。
最后,“有时焰起随风转,犹是苍龙涧底吟”以“苍龙”象征松枝,即使火焰飘摇,也如同龙吟于涧底,展现出松枝在逆境中昂扬不息的姿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松枝火,寓言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得赐经还永嘉
志愿未如终未回,十年京洛走风埃。
珍函宝藏五千轴,一日降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