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寻粤王,诗以古情写。
须过松寥居,一驻九峰马。
近当载月还,建竖钓龙社。
愿骑木雁青,共搴荔云赭。
八闽(bā mǐn)的意思:八闽是指福建省的旧称,也常用来指代福建的八个地区。
次公(cì gō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正,品德不高尚。
吉甫(jí fǔ)的意思:指吉祥、好运。
建竖(jiàn shù)的意思:竖立建筑物。
经世(jīng shì)的意思:指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令闻(lìng wén)的意思:引起广泛关注和传播的消息或事件。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木雁(mù yàn)的意思:指人们分离后,思念之情如同雁儿寄木,难以割舍。
女牛(nǚ niú)的意思:形容女性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或能力。
人客(rén kè)的意思:指来自外地的客人或陌生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仗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仲宣(zhòng xuān)的意思: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这首诗《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先,“次公经世才,令闻满天下”,开篇即赞美友人次公拥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其名声响彻四海。这句诗通过赞誉友人的才华和声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接着,“仗节驰八闽,贶之帝心嘏”,进一步描述友人次公的壮举,他手持符节,驰骋于八闽大地,得到了帝王的嘉奖。这里不仅展现了友人的英勇与功绩,也暗示了友人与君主之间的深厚关系。
“昨闻吉甫风,已遍女牛野”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的事迹与古代贤臣吉甫相提并论,同时借“吉甫风”比喻友人的美德已经广泛传播,影响深远。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推崇。
“公馀寻粤王,诗以古情写”,在公务之余,友人次公或许会追寻古代英雄粤王的故事,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一句既体现了友人对历史的兴趣,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情感世界的理解与共鸣。
“须过松寥居,一驻九峰马”,诗人想象友人经过松寥居时,会暂时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九峰山的美景。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生活情趣的描绘。
“松寥如仲宣,依人客澎厦”,将友人比作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澎湖群岛的生活中,如同依附于人的客人一样,既有自由也有羁绊,体现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
“近当载月还,建竖钓龙社”,预想友人不久后将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建立一个名为“钓龙社”的组织,这既是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也是对其志趣高远、追求卓越精神的赞颂。
最后,“愿骑木雁青,共搴荔云赭”,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理想,无论是骑着象征智慧与坚韧的木雁,还是采摘象征吉祥与美好的荔枝,都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次公的赞美与怀念,以及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人之作。
九功播祧墠,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
皇情咨阅典,出车迨辰选。
饰徒映寒隰,翻绥临广甸。
飒杳佩吴戈,参差腰夏箭。
风旆舒复卷,云霞清似转。
轻舞信徘徊,前歌且遥衍。
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
虹壑写飞文,岩阿藻馀绚。
发震岳灵从,扬旌水华变。
凭高训武则,中天起遐眷。
凤盖卷洪河,珠旗扫长汧。
方待翠华举,远适瑶池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