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地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地价高昂的地皮,也用来形容极其昂贵的房地产。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公侯(gōng hóu)的意思: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爵位,也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显赫的人。
寄愁(jì chóu)的意思:寄愁意指通过写信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他人,以减轻心中的痛苦。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杞忧(qǐ yōu)的意思:杞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基本含义是指不必要的担忧或过度的忧虑。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宋玉(sòng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失去原有的光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斫地(zhuó dì)的意思:指大力砍伐土地,形容力大无比。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松所作的《步瑶京族弟「书感」元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登高宋玉独悲秋”,借宋玉登高而悲秋的情景,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忧虑。次句“世事徒烦作杞忧”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认为自己的担忧如同杞人忧天般无济于事。
“自昔安危频北望”暗指历史上的战乱与变迁,诗人长久地关注北方的局势,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于今治乱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了时局动荡,治理无方,仿佛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
“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两句引用屈原和王昌龄的典故,屈子的冤屈难以洗雪,王郎的愁绪只能寄托于大地,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平。
最后两句“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姓名虽微,却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无法避开权贵的纷扰,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典故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间恒雨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宁宵旰焦劳减膳撤乐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尝晷刻少安虽设法拯救几乎难保幸四十三年二麦大熟秋成颇佳饥者未转沟壑穷者皆得衣食实非朕之凉德所感赖上天之所鉴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长歌以示
璇玑玉衡齐七政,祇惧敏德天眷命。
百志惟熙亮天功,六府三事须主敬。
天地无私本至公,人事有违失五正。
水旱从来不可测,全赖有司勉安定。
癸未夏秋恒雨频,二麦秋禾皆没沦。
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
奏疏纷纷连早夜,手书的的察忧贫。
蠲赋蠲赈诏数下,民食维艰岂不询。
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养诫沾均。
人力虽尽惟时难,唯天至仁不绝食。
甲申春夏风雨调,麦陇翛翛众喘息。
夏苗遍野双穗多,舆情颜解去菜色。
山左编氓閒且乐,畿南黎庶喜而康。
从此休息须谨慎,防灾备患岂有伤。
闲邪存诚勉官吏,清廉奉职守封疆。
民脂民膏供尔禄,痛痒莫知误筹量。
宗子家相同胞义,勿使丛脞述职方。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间恒雨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宁宵旰焦劳减膳撤乐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尝晷刻少安虽设法拯救几乎难保幸四十三年二麦大熟秋成颇佳饥者未转沟壑穷者皆得衣食实非朕之凉德所感赖上天之所鉴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长歌以示》【清·玄烨】璇玑玉衡齐七政,祇惧敏德天眷命。百志惟熙亮天功,六府三事须主敬。天地无私本至公,人事有违失五正。水旱从来不可测,全赖有司勉安定。癸未夏秋恒雨频,二麦秋禾皆没沦。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奏疏纷纷连早夜,手书的的察忧贫。蠲赋蠲赈诏数下,民食维艰岂不询。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养诫沾均。人力虽尽惟时难,唯天至仁不绝食。甲申春夏风雨调,麦陇翛翛众喘息。夏苗遍野双穗多,舆情颜解去菜色。山左编氓閒且乐,畿南黎庶喜而康。从此休息须谨慎,防灾备患岂有伤。闲邪存诚勉官吏,清廉奉职守封疆。民脂民膏供尔禄,痛痒莫知误筹量。宗子家相同胞义,勿使丛脞述职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67c68dc2b290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