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乘障(chéng zhàng)的意思:克服困难,越过障碍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赐环(cì huán)的意思:赐予玉璧,象征官位的玉璧。形容皇帝授予官员的封爵。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七星(qī xīng)的意思:七颗星星,指北斗七星。
遣词(qiǎn cí)的意思:用词准确地表达意思,不偏不倚。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岩洞(yán dòng)的意思:指山洞或石洞。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郁林(yù lín)的意思:郁郁葱葱的森林,形容树木茂盛、繁荣昌盛的景象。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玉宸(yù chén)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比喻高位、统治权力。
七星岩(qī xīng yán)的意思:指七座山峰石岩矗立在一起的景象。
- 鉴赏
此诗《送陈座师之岭右》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朝廷派遣使者陈座师前往岭南地区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首句“除书初下玉宸班”,以“除书”点明朝廷的旨意,以“玉宸班”象征皇权的神圣与庄严,表达了朝廷对岭南地区的重视与关注。接着,“诏遣词臣谕百蛮”则说明了派遣文官陈座师前往岭南,不仅是为了传达诏令,更是为了安抚和教化当地民族,体现了朝廷的仁政理念。
“一棹郁林先访石,双旌梨岭尽穿山”两句,通过“一棹”、“双旌”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陈座师在前往岭南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暗示了岭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山峦连绵,道路崎岖。而“先访石”、“尽穿山”的细节,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座师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风云绝域聊乘障,雨露明堂欲赐环”两句,运用了“风云”、“雨露”等自然元素,寓意陈座师在岭南地区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朝廷对其寄予的期望与关怀。其中,“聊乘障”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的暂时避难之意,“欲赐环”则预示着朝廷将给予陈座师及其随行人员必要的支持与援助。
最后,“花底刺桐春万树,七星岩洞并谁攀”两句,以“花底刺桐”、“七星岩洞”等富有岭南特色的景物,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同时也暗含了对陈座师此行的祝福与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岭南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陈座师此行能够顺利开展、取得成果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也表达了对陈座师此行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