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旱暵(h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干燥、枯燥、无聊。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桐乡(tóng xiāng)的意思:指同乡、同胞之间的亲近和团结。
无泽(wú zé)的意思:没有气概,无魄力,无声色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忧劳(yōu láo)的意思:忧劳指忧虑和劳累。
梓里(zǐ l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家乡或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越所作的《用韵书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桐乡和梓里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动荡时局中避难的无奈与对清白之身的珍惜。诗人在干旱的春天里,面对花朵未醇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忧虑与劳苦,却无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力感。
首联“少入桐乡爱,生还梓里珍”描绘了诗人自小便对桐乡怀有深情,长大后得以返回故乡梓里,倍感珍贵。这两句通过对比“少入”与“生还”,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颔联“不堪犹避地,那得更清尘”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动荡时期仍尽力保持清白之身,避免沾染世俗的污浊。这里“避地”意味着逃避战乱或政治纷争,而“清尘”则象征着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颈联“旱暵春无泽,氤氲花未醇”描绘了春天干旱的景象,花朵因缺水而未完全绽放,暗喻社会环境的不理想。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
尾联“忧劳空有念,无力报邦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心中充满忧虑与对国家的关怀,但现实中的无力感让他无法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作为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力与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对个人清白的坚守、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代履道送王介山
寒厅零落分半毡,雪霜刻栗年复年。
书生事业澹无味,赖有夫子坐我前。
世间好恶纷非是,蛮触相挺人不耻。
嗟君嗜好与世殊,推波独障百川水。
君今何去昔何来,江南欲掉扁舟回。
相思此去杳如梦,日斜独上高高台。
富贵来时未为暮,道旁愚妇从渠觑。
我亦来乘下泽车,看君万里翱翔去。
云萍聚散渺莽中,讲席人惊冀北空。
少陵时作湖山主,一面谁当孔道冲。
相看一醉无何有,笑指春江作春酒。
丈夫何事儿女态,明日长亭一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