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子 遹 读 书 常 至 夜 分 作 此 示 之 宋 /陆 游 我 为 无 才 老 把 鉏 ,汝 穷 亦 复 坐 迂 疏 。夜 灯 咏 史 虫 吟 草 ,朝 几 陈 书 獭 祭 鱼 。未 至 苦 饥 依 马 磨 ,不 妨 相 守 卧 蜗 庐 。业 成 自 有 能 知 赏 ,家 世 从 来 典 石 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祭鱼(jì yú)的意思:祭奠死者,表达哀思。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苦饥(kǔ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的苦痛和饥饿。
马磨(mǎ mó)的意思:指勤奋刻苦,不断努力,不怕辛劳。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獭祭(tǎ jì)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同类。
蜗庐(wō lú)的意思:指房屋简陋、狭小,没有装饰和舒适设施的住所。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吟草(yín cǎo)的意思:吟草是指吟咏草木之意,形容人对自然界的景物表达情感。
咏史(yǒng shǐ)的意思:咏史是指通过诗歌、歌曲、文章等形式来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赞美、颂扬和纪念的行为。
迂疏(yū shū)的意思:迂疏指行动或言谈思维迟钝、拘泥、不灵活。
知赏(zhī shǎng)的意思:了解并欣赏事物的美好之处。
獭祭鱼(tǎ jì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 注释
- 我:诗人自称。
无才:没有才华。
老把锄:一直从事农耕。
汝:你。
穷:贫困。
亦复:也。
坐:因为。
迂疏:迂腐不切实际。
夜灯:夜晚的灯火。
咏史:吟咏历史。
虫吟草:虫子在草丛中鸣叫。
朝几:早晨的案几。
陈书:摆放书籍。
獭祭鱼:形容读书有条理,像獭捕鱼时排列整齐。
苦饥:极度饥饿。
依:依靠。
马磨:马磨(磨粮食的工具)。
蜗庐:简陋的小屋。
业成:事业有成。
能知赏:赏识的人。
家世:家族世袭。
典石渠:典故,形容学问渊博。
- 翻译
- 因为我无才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你处境困厄也是因为过于迂腐。
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诵读历史,虫儿在草丛中低吟,早晨的案几上摆满了书籍,就像獭祭鱼一般有序。
还未到饥饿难耐的地步,就靠着马磨度日,我们不妨一起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等到功成名就自然会有赏识的人,我家世代积累的知识就像石渠一样丰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给儿子子遹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儿子勤奋好学的赞扬和鼓励。首句“我为无才老把锄”,诗人自谦自己才疏学浅,但仍以农耕为业,暗示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次句“汝穷亦复坐迂疏”,他看到儿子虽然贫穷但不改书卷气,认为这是过于书呆子气,但也包含了对儿子专注学业的肯定。
“夜灯咏史虫吟草,朝几陈书獭祭鱼”描绘了儿子深夜研读历史,如同虫鸣草间,白天则专心致志地阅读,形象生动。这里以“獭祭鱼”的典故形容儿子读书的专注,仿佛连獭鱼捕鱼时也要先排列整齐,比喻其读书之勤。
“未至苦饥依马磨,不妨相守卧蜗庐”进一步赞美儿子即使生活艰辛,也能坚守读书,甘于简朴的生活,蜗居一隅。这里“蜗庐”象征简陋的居所,表达出诗人对儿子坚韧精神的欣赏。
最后两句“业成自有能知赏,家世从来典石渠”,诗人相信儿子的学业终将有所成就,将来必能得到识才者的赏识。同时,他以“石渠”典故,暗示儿子将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期待后辈能光大门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既展现了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也寓含了对刻苦求学、传承家风的深深赞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留千丈危石,高出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插钓鱼竿。
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驱驰一世人物,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星斗,终古照林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