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雕刻(diāo kè)的意思:形容技艺、才能等非常低微,毫无价值。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离乖(lí guāi)的意思:离开正道,背离正道;离经叛道
莲池(lián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莲花盛开的池塘,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儒巾(rú jīn)的意思:儒巾指的是古代儒家学者所戴的头巾,用来比喻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无先(wú xiān)的意思:没有先后次序,没有先后之分。
先觉(xiān jué)的意思:预感,预知事物将要发生的迹象。
学术(xué shù)的意思:指学问、学术研究的范畴。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瞻依(zhān yī)的意思:仰慕、依赖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再过濂溪祠用前韵》。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的反思与追求。
首句“曾向图书识面真”,表明作者通过阅读书籍,认识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价值。接着,“半生长自愧儒巾”一句,透露出作者对自己长期致力于儒家学问的自我反省,可能暗含着对自己在学术上的不足或未能完全领悟儒家精髓的自责。
“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是否还能涌现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之人的期待。这里的“斯文”指的是高尚的学问和道德风尚,“先觉”则是指那些能预见并引领时代潮流的思想家或学者。“圣世”则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而“逸民”则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但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人。
“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学术道路上的挫折与努力。他可能经历了学术观点的偏离或是个人生活中的困境,导致他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这里的“支离”可能指的是学术观点的分裂或不连贯,“雕刻”则可能比喻为在学问上精细雕琢的过程。
最后,“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蘋。”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在学术和道德修养上不断追求的精神。他将自己比作仰望高山的旅人,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也以水漫莲池、绿蘋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纯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守仁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在学术探索和人生道路上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安人陈氏
节义千年一缇萦,复因缓急见高情。
风霜凛凛欺行役,天地昭昭监此诚。
羞藻敬恭宗祀重,空花了悟世缘轻。
归时认得来时路,暗想蓬莱是故程。
送周干
送客章江庾岭边,试将行止问苍天。
虽然刖足终全璞,尚有知音莫断弦。
仕路偶来云出岫,归装何有月随船。
鼠肝虫臂冥心久,一笑掀髯对湛泉。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