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澄博陈太公·其三》
《与澄博陈太公·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鼓箧登坛兴转浓,伊吾夜半雕龙

三都赋就重瞳喜,帜拔燕山第一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雕龙(diāo lóng)的意思:形容雕琢得非常精细的艺术品或文学作品。

鼓箧(gǔ qiè)的意思:指做事情前蓄势待发,准备充分。

三都(sān d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山第(shān dì)的意思:指排在第一位的人或事物,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最高、最重要的存在。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伊吾(yī w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重瞳(zhòng tóng)的意思:形容眼神炯炯有神,目光锐利。

三都赋(sān dōu fù)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赋文,赞美之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文学创作中的激情与成就。首句“鼓箧登坛兴转浓”,生动地展现了文人准备充分,步入文坛,创作热情愈发高涨的情景。次句“伊吾夜半事雕龙”,以“伊吾”借指古代文人聚集之地,夜晚时分,文人们如同雕刻巨龙般投入创作,暗示了深夜不息的创作状态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接着,“三都赋就重瞳喜”,这里的“三都赋”指的是《三都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完成这样一部宏篇巨制而感到喜悦,表达了对文学创作成果的自豪之情。“重瞳”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特征,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完成作品后的喜悦心情,仿佛拥有了双眸一般明亮和满足。

最后一句“帜拔燕山第一峰”,“帜”在这里象征着作者的作品,如同旗帜一样高高矗立,成为燕山(泛指北方地区)文学之巅,突显了作品的卓越地位和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文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激情、成就与荣耀,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妾薄命

妾貌娇如花,妾心坚似石。

石有碎时花早彫,妾貌未衰心不易。

一自良人结缡后,寂莫香闺空自守。

枕上翻思初嫁时,礼备媒行非苟苟。

妾篚织成玄与黄,可以补衮供衣裳。

妾筐采采蘋与藻,可以荐神享祖考。

阿婆不顾小姑嗔,令妾进退难容身。

双鬟懒结乌云薄,菱花半掩生芳尘。

东邻少妇永相保,容颜未必倾城好。

妾貌比之颇不恶,只恨生来多命薄。

(0)

古别离拟孟东野

伤心别君泪,垂垂滴中庭。

一庭芭蕉叶,天晴闻雨声。

(0)

晚菊

千红万紫竞芳菲,何事黄花独放迟。

中谷英英零露质,东篱采采傲霜姿。

就荒曾入渊明赋,已老还怜子美诗。

不是春风故相妒,寒香自与晚秋宜。

(0)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

东头曩日侍先皇,犹记鳌山第一章。

独酌久应收燮理,素丝新岂恋羔羊。

不妨野寺参南老,肯使终身作务光。

草阁天峰人已去,依然篱菊自寒香。

(0)

送林君信巡按江西

剑锋耿耿逼虹霓,高枕时闻半夜鸡。

腾踏忽惊空冀北,激扬先喜到江西。

鹅湖水满鱼争跃,鹿洞云深路不迷。

如此湖山閒一赏,就中更有上天梯。

(0)

巾山二首·其一

绝顶平如掌,尘埃一笑空。

三江输月色,双塔管松风。

绿酒心无碍,青山道不穷。

几年饶足迹,留醉与人同。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