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加(bèi jiā)的意思:倍加表示增加、加倍,形容程度加深或倍数增加。
持衡(chí héng)的意思:保持平衡、公正。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村翁(cūn wēng)的意思:指乡村老人,也用来形容人老而富有智慧。
大手(dà shǒu)的意思:形容人手段高明、能力强大。
衡尺(héng chǐ)的意思:比喻公正、公平的标准或准则。
句律(jù lǜ)的意思:指文章或诗词的语言结构和韵律,也可指言辞的规范和准确。
律斩(lǜ zhǎn)的意思:指按照法律严惩罪犯,斩除恶劣行为。
朋侪(péng chái)的意思:指朋友、同伴。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却走(què zǒu)的意思:指原本应该继续前进或者留下,但却选择离开或者退却。
三舍(sān shè)的意思:指舍弃、放弃某物或某事物的三分之一,意味着舍弃的程度很高。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叔季(shū jì)的意思:指兄弟中年纪较小的一方。
无瑕(wú xiá)的意思:没有瑕疵或缺陷,完美无缺。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斩新(zhǎn xīn)的意思:指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形容事物创新、革新,或者个人的思维、观念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走避(zǒu bì)的意思:逃避或躲避困境或危险。
避三舍(bì sān shè)的意思:避免与某人接触或与某事有关,保持距离。
- 翻译
- 叔季词人多才多艺,欣赏你的诗卷完美无瑕。
朋友们都退避三舍,称赞你的诗句新颖独特。
你愿意像小孩烹煮小虫一样精心创作,展现出大手笔拔取鲸鱼利齿的决心。
我这村夫怎敢妄自评量,只是因你痴心于诗,让我格外敬佩。
- 注释
- 叔季:指才华出众或处于晚辈地位的诗人。
雅哇:形容诗才出众。
诗卷:指诗集或诗篇。
瑕:瑕疵,这里指完美无缺。
朋侪:朋友。
三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这里形容极远的距离,表示非常敬佩。
句律:诗歌的格律。
斩新:全新,新颖。
烹虱胫:比喻细致入微的创作,如烹调小虫的腿。
大手:比喻高超的技艺或创作能力。
拔鲸牙:夸张的说法,形容创作的豪迈和力度。
村翁:谦称自己为乡野老者。
持衡尺:衡量评价。
痴年:痴迷于诗歌的岁月。
两倍加:加倍的敬佩或赞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题林文之诗卷二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林文诗才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叔季词人杂雅哇”,这里的“叔季”指的是古代著名文学家叔孙通,叔孙通在汉代以其优美的辞赋而闻名。用他来比喻林文,显示了作者对后者的极高评价,即林文的诗歌才华横溢,杂糅雅丽,堪称叔孙通之流。
“喜君诗卷美无瑕”,这句表达了刘克庄对林文诗作的欣赏和赞美,认为其作品完美无瑕,犹如一件精致工艺品,无可挑剔。
接着,“朋侪却走避三舍”则是说同辈中人见林文诗才之高,都感到自愧不如,甚至退避三舍,不敢与其相比。这里的“三舍”源于古代礼仪,指的是宾客之间的距离,转喻为远离。
“句律斩新成一家”,这句话则强调了林文在诗歌艺术上的创新和独创性,他的作品不仅形式上有所突破,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
“肯学小儿烹虱胫”,这里用烹虱(即烤蚂蚱)来比喻林文对诗歌艺术的刻苦钻研,即便是细微之处,也要精益求精。
“要看大手拔鲸牙”,这句话则形容林文在文学上的造诣,犹如大手笔触,能够轻易地写出惊人之作,如同从海中拔出鲸鱼的巨齿一般壮观。
最后,“村翁岂敢持衡尺”表达了作者自己与林文相比之下的自谦和敬畏之情,觉得自己不配去评价林文,而“直为痴年两倍加”则是在赞美林文的才华远超过常人,犹如在年轻时便已有过人的见识和成就。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克庄对友人林文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自身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才华横溢者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