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初一日梅厅展墓·其一》
《十二月初一日梅厅展墓·其一》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风凄日澹叩松扃,如背人间到杳冥

疏雨过山应助泪,断魂依树欲忘形

生儿何异原头土,入世还凭地下灵。

徙倚沈吟终一去,乱峰旋为锁梅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人(bèi rén)的意思:指背叛、出卖别人的行为或心思。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断魂(duàn hún)的意思:指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入世(rù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脱离封闭、狭隘的环境,走进社会,接触现实,参与社会活动。

沈吟(shěn yín)的意思:沉思、深思熟虑

松扃(sōng jiōng)的意思:指物品松散、不牢固。

忘形(wà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原头(yuán tóu)的意思:原始状态、原来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十二月初一在梅厅展墓时的深沉情感。首句“风凄日澹叩松扃”,通过写风的凄冷和阳光的暗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寂寥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来到静谧的墓地。"如背人间到杳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中。

接下来两句,“疏雨过山应助泪,断魂依树欲忘形”,进一步渲染了哀思之情。诗人认为连绵的细雨仿佛也在增添他的悲伤,而自己在墓前的情感几乎要与树木融为一体,失去自我形态。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悲痛相融合。

“生儿何异原头土,入世还凭地下灵”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如同原野上的尘土,而死后则依赖地下幽灵的庇佑。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徙倚沈吟终一去,乱峰旋为锁梅厅”,诗人徘徊沉吟,终究还是要离开,而那环绕的乱峰似乎在瞬间封闭了这个承载着哀思的梅厅,象征着诗人与亡者永别的那一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沉痛领悟。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带马行·既要修持心不晓

既要修持心不晓。
这火院须先跳。
猛把家缘都不要。
元初一点,认来真所,做个惺惺了。
欲要妻男固处妙。
且只在红尘罩。
节色微财应事俏。
慈悲广施作均乎也,决定分分晓。

(0)

望远行·晴空日照

晴空日照,逢澄夜、月吐银辉星莹。
运三光处,五彩腾明,做作静中瞻听。
察见真修,真炼气神攒聚,便许密游良迳。
这盈盈、功行于斯已定。
端正。
应是细搜细刷,现出个、本来元性。
叶叶皆灵,枝枝总秀,精莹永成清净。
云外青童,持诏传言,授取天皇宣命。
谢十洲三岛,神仙来聘

(0)

木兰花令·鹤儿每每常相聚

鹤儿每每常相聚。
点点苍苔啄食觑。
青霄空外唳天时,明月光中频警露。
逍遥鲜洁理毛护。
自在游行惟顾步。
怡然呼取舞风来,六个随余蓬岛

(0)

梅花引·少无福

少无福。
早孤独。
憔翟一身无告嘱。
日常思。
日常思。
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
见远促。
见远促。
侍来偏亲增汝禄。
孝心推。
孝心推。
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0)

金鸡叫 警刘公

识得希夷方见妙。
自然是、无烦无恼。
妻男孙女长缭绕。
爱狱恩山,把身躯紧缚抓。
苦要玲珑於已俏。
把慧刀、快磨频挑。
万斤铁索都碎了。
奉报刘公,省悟我金鸡叫。

(0)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

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鸟龟,开口显出嘉谟。
吸洪涛、枯干北海,吐世波、浇溉西湖。
自舒敷。
水纹花面,皆是金铺。
光珠。
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
普遍腾辉,尽成霞彩覆环纡。
见圆珠。
深深渐现,结宝丹、空处超*。
得琼途。
磊罗天上,永永惺苏。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