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效 进 士 作 三 年 通 一 经 宋 /吕 祖 谦 岁 月 去 如 矢 ,横 经 徒 慨 然 。谁 能 通 一 艺 ,真 不 负 三 年 。用 意 窥 园 外 ,收 功 刻 楮 边 。幽 光 回 蠹 简 ,新 意 出 陈 编 。上 相 黄 金 重 ,诸 儒 白 首 鲜 。同 声 不 同 调 ,叹 息 伯 牙 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伯牙(bó yá)的意思:指忠诚友爱的朋友,也用来形容音乐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陈编(chén biān)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言论或文章。
出陈(chū chén)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技艺超过了自己所在的环境或时代,出类拔萃。
蠹简(dù jiǎn)的意思:比喻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部分非常精妙、有深度。
横经(héng jīng)的意思:指横跨经度,横贯东西。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刻楮(kè chǔ)的意思:形容刻苦勤奋,不辞辛苦。
窥园(kuī yuán)的意思:窥视别人的私人生活或隐私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收功(shōu gōng)的意思:指收回功夫,停止练习或修行。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同声(tóng shē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的声音同时出现,没有先后顺序。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牙弦(yá xián)的意思:指琴弦,比喻言辞或歌词动人,使人感动。
一艺(yī yì)的意思:指只懂得一种技能或只有一种才艺。
用意(yòng yì)的意思:用心思考和策划,意图。
幽光(yōu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弱的希望或生机。
伯牙弦(bó yá xián)的意思:指两个志趣相投的人相遇后,心灵相通,情感深厚的交往。
- 注释
- 岁月:时光。
去:流逝。
如矢:像离弦之箭。
横经:横读经书。
徒:只能。
慨然:感叹不已。
通一艺:精通一门技艺。
负:辜负。
窥园外:钻研学问。
刻楮边:在纸端显现。
幽光:微弱的光芒。
蠹简:破旧的书卷。
新意:新的见解。
陈编:陈旧的篇章。
上相:宰相。
黄金重:地位尊贵。
白首鲜:白发苍苍。
同声:观点一致。
不同调:表达方式各异。
伯牙弦:伯牙的琴音。
- 翻译
- 时光流逝得像离弦之箭,横读经书只能感叹不已。
谁能真正精通一门技艺,不辜负那三年苦学时光。
用心钻研学问,成果在纸端显现。
微弱的光芒照亮了破旧的书卷,新的见解从陈旧的篇章中诞生。
宰相的地位尊贵无比,学者们却大多白发苍苍。
虽然大家观点一致,但表达方式各异,就像伯牙琴音的多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祖谦的作品,名为《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学业成就的思考。
“岁月去如矢,横经徒慨然。” 这两句描绘了岁月飞逝,如箭一般迅速,而自己却在学习上还未有所成就,只能感叹时光易逝。
“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 这里诗人强调,如果能够掌握一种学问,那么过去的三年努力就不会白费。
“用意窥园外,收功刻楮边。”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专注和勤奋,用心观察书中的知识,就像是在园外窥视花开一样,而且还要记录下来的成果,如同刻画在竹简上。
“幽光回蠹简,新意出陈编。”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获得新的理解和启发,即使是那些昏暗的、被忽视的篇章,也能发出新的光芒,激发出新的思想。
“上相黄金重,诸儒白首鲜。” 这里用“黄金”比喻高贵的官职,用“白首”形容学者们的头发变白,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仕途和学术上都取得成就者的赞誉。
最后两句,“同声不同调,叹息伯牙弦。” 则是用琴师伯牙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虽然与其他学者有着相同的追求,但个人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却各不相同,就像伯牙弹奏琴曲,虽有人能够模仿他的旋律,却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意境。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追求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