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泂酌》
《泂酌》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ǒngzhuó
xiānqín / shījīng

jiǒngzhuóxíngliáozhùfēn
jūnmínzhī

jiǒngzhuóxíngliáozhùzhuóléi
jūnmínzhīyōuguī

jiǒngzhuóxíngliáozhùzhuógài
jūnmínzhīyō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岂弟(kǎi tì)的意思:岂弟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怎么会是弟弟呢?用来指责对方无理取闹、胡乱指责或无端猜疑他人。

濯溉(zhuó gài)的意思:濯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濯指洗涤,溉指浇灌。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水洗涤、浇灌,比喻给人以教育或熏陶。

行潦(xíng liáo)的意思:指行走的水流,比喻人的行踪、行动。

岂弟君子(qǐ dì jū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行或行为举止不像一个真正的君子,而更像一个小人。

挹彼注兹(yì bǐ zhù zī)的意思:挹,倒出;彼,那里;注,注入;兹,这里。意思是从那里倒到这里,形容一个地方的水源丰富。

注释
泂:远。
酌:古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
行潦:路边的积水。
挹:舀出。
注:灌入。
餴:蒸。
饎:旧训酒食,非。
岂弟:即“恺悌”,本义为和乐平易,恺者,大也;悌者,长也。
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数语,则在此特训为恩德深长广大。
罍:古酒器,似壶而大。
攸:所。
归:归附。
溉:洗。
或谓通“概”,一种盛酒漆器。
概,漆尊也。
”塈:毛传:“塈,息也。

注释2

泂(jiǒng):远。酌(zhuó):古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行(háng)潦(lǎo):路边的积水。

挹(yì):舀出。注:灌入。

餴(fēn):蒸。饎(chì):旧训酒食,非。

岂弟(kǎi tì):即“恺悌”,本义为和乐平易,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数语,则在此特训为恩德深长广大。

罍(léi):古酒器,似壶而大。

攸:所。归:归附。

溉:洗。或谓通“概”,一种盛酒漆器。王引之《经义述闻》:“‘溉’当读为‘概’。概,漆尊也。”

塈(xì):毛传:“塈,息也。”

翻译
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译文

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赏析

对这首诗主旨的解说,各家之见颇有差异。《毛诗序》云:“《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扬雄《博士箴》(《艺文类聚·职官部》引)云:“公刘挹行潦而浊乱斯清,官操其业,士执其经。”陈乔枞《鲁诗遗说考》以之为鲁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以诗为公刘作,盖以戎狄浊乱之区而公刘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公刘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由公刘居豳之后,别田而养,立学以教,法度简易,人民相安,故亲之如父母。……其详则不得而闻矣。”其详既不得闻,三家诗之说的正误也就难以稽考了。而《毛诗序》之说,似乎更觉缥缈,此诗的文本自然有劝勉之意,但却很难讲有什么告戒之意。至于陈子展《诗经直解》所说“当是奴隶被迫自远地汲水者所作,此非奴才诗人之歌颂,而似奴隶歌手之讽刺”,似更迂远。相比较而言,高亨《诗经今注》所说“这是一首为周王或诸侯颂德的诗,集中歌颂他能爱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还是比较圆通的。

诗分三章,均从远处流潦之水起兴。流潦之水本来浑浊,且又处于远方,本来很容易被人弃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兹”,舀过来倒进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为有用之物。这正如远土之民,只要君王施以仁义,便自然可以使他们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这里的关键是君王要有高尚敦厚的品德,真正成为“民之父母”。对此,方玉润有如下发挥:“此等诗总是欲在上之人当以父母斯民为心,盖必在上者有慈祥岂弟之念,而后在下者有亲附来归之诚。曰‘攸归’者,为民所归往也;日‘攸塈’者,为民所安息也。使君子不以‘父母’自居,外视其赤子,则小民又岂如赤子相依,乐从夫‘父母’?故词若褒美而意实劝戒。”(《诗经原始》)他说的“劝”意是可以感受到的,但他说的“戒”意是否真的存在于诗的文本中,令人怀疑,但从接受美学角度说,他的这种创造性“误读”还是很有意思的。

此诗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兴,且重章叠句,反覆歌咏。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风》对《大雅》艺术上的影响。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段文字实际上是《诗经·国风·周南·泂酌》中的几句,描述了古人取水的场景,并且赞颂君子的德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这四句话通过反复的结构,展示了取水洗涤器具的动作,每次都强调“可以”做某事,表现了古人生活中的自给自足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这句赞美君子的语言,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君子形象的崇高地位。君子不仅是道德的典范,也是人民的守护者和养育者,这种观念深刻影响着儒家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德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君子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田家乐二首·其二

田边绿树是吾居,行坐歌讴不著书。

莫笑老农滋味薄,钓来盈尺有溪鱼。

(0)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0)

山庄闲居

身名幸自谢笼樊,白首为农誓不谖。

惯住山中知鹿性,数行树下识禽言。

巾车每许邻翁借,书帙间同道士翻。

醉后渐看松月上,满村鸡犬寂无喧。

(0)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一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0)

秋兴八首·其二

铜龙春辟晓光寒,金水桥横白玉栏。

见说汉皇求大药,故邀王母到长安。

黄金夜献文成灶,青鸟朝翔太乙坛。

不是岁星陪帝辇,蟠根谁奉殿中欢。

(0)

江宿

移舟初极浦,倚岸即斜曛。

澹澹月临水,微微星出云。

流萤散高影,暗水聚寒纹。

山雨夜深至,凄然不可闻。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