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十八》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今年两次端午不须更打划船鼓。

金刚门外笑呵呵一夜通身汗如雨

汗如雨,不须言,犀牛扇子陡然

旧山积雪归去是何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陡然(dǒu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呵呵(hē hē)的意思:表示嘲笑、嘲讽或不以为然的态度。

划船(huá chuán)的意思:比喻一个人独自承担重任,艰难前行。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两次(liǎng cì)的意思:指两次重复或发生的情况。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扇子(shàn zi)的意思:扇子是中国传统的风扇,成语中常用扇子作为象征物,表示扇动、摇动、推动等意思。

犀牛(xī niú)的意思:犀牛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具有坚硬的皮肤和一个大而尖锐的角。在成语中,犀牛常常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坚韧不拔和不屈的精神。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笑呵呵(xiào hē hē)的意思:形容笑容开朗、喜悦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先,“今年两次逢端午,不须更打划船鼓。”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传统节日与个人体验结合,端午节本是划龙舟的时节,但诗人却说“不须更打划船鼓”,暗示了他可能对传统活动有了新的理解或情感变化。

接着,“金刚门外笑呵呵,一夜通身汗如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严肃的金刚门与诗人轻松愉悦的形象相对比,同时通过“汗如雨”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身体上的反应,也隐喻了内心情感的热烈与释放。

“汗如雨,不须言,犀牛扇子亦陡然。”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受,即使在炎热中,犀牛扇子也显得格外重要,象征着在困难或挑战面前,人们总能找到应对之策。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有对生活智慧的启示。

最后,“旧山多积雪,归去是何年。”诗人以“旧山多积雪”作为结尾,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这句话蕴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居庸

军都关向雨山开,不断鸣驼塞外来。

往日辽金频失险,只今龙虎枉当台。

城从夏口穿河去,水落黄花绕塞回。

幕府不须悬万户,异时华夏自生才。

(0)

留别馆主人凌君·其二

连朝阴雨甚,行李苦淹留。

闾里逢轻侠,都亭慰倦游。

情深羊峡水,梦暖雁城秋。

明岁西湖曲,还当假小楼。

(0)

赠汪少府

三年劳佐郡,每得接清芬。

不欲石门水,何殊铜柱勋。

仙人能有政,令子复飞文。

千里趋庭日,英才莫不闻。

(0)

丙寅元日作·其二

亲在宁言老,康强又一春。

但能如寿母,即此是仙人。

竹叶佳儿劝,椒花小妇陈。

白头应有遇,天意在遗民。

(0)

闻蓝子谈武夷折笋隐屏之胜有作

折笋愁将折,飞梯恐遂飞。

峰随九水落,云作一天围。

山鬼秋多啸,羽人寒未归。

他年三十六,勿使一峰违。

(0)

赠刘生

十八冠军年,沙场奋玉鞭。

刘生元侠少,汉将好飞骞。

剑口寒星出,弓弰满月悬。

先平南越占,却到朔云边。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