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柳诸记,举帜作先队。
双胼饱群蜭,万本匈流辈。
笔迹(bǐ jì)的意思:指字迹、字体的样子。也可比喻文章的风格或书法的特点。
驳难(bó nàn)的意思:指以辩论、论证等方式反驳他人的质疑或困难。
醇驳(chún bó)的意思:
亦作“ 醇駮 ”。精纯与驳杂。 清 钱谦益 《<瑞芝山房初集>序》:“古之人,其胸中无所不有,天地之高下,古今之往来,政治之污隆,道术之醇駮,苞罗旁魄,如数一二。”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銖黍之得,毫釐之失,皆辨析之,醇驳较然。”
功实(gōng shí)的意思:指功劳实在,成绩显著。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刻划(kè huá)的意思:刻划是指详细描绘、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特征。
流辈(liú bèi)的意思:指一代接一代的人。
六书(liù shū)的意思:已经画了蛇,还要给它添上脚。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凝寒(níng hán)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乾嘉(qián jiā)的意思:乾,指天,嘉,指美好。表示天空明朗美好,形容景色优美、天气晴朗。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生聚(shēng j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在一起,互相交往,形成聚集的状态。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琐碎(suǒ suì)的意思:指事物细小、繁琐,没有大的价值或意义。
无对(wú duì)的意思:没有对手或没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人或物。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幽梦(yōu mèng)的意思:幽梦指的是虚幻而不真实的梦境或幻想。它表示人们在梦中或幻想中所见的事物,与现实世界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待(yǒu dài)的意思:表示需要等待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事情。
者莫(zhě mò)的意思:没有人能够做到。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莫友芝对中国古代书法家李少温篆书元次山浯溪铭拓本的评价。他首先指出,尽管道州山水诗描绘细致琐碎,但李少温的书法作品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内涵脱颖而出。诗人赞赏李少温对六书之学的深入理解,认为他的作品既有醇厚又有驳杂,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莫友芝进一步强调,李少温的书法在中兴时期具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无人能与其相媲美。他对元次山浯溪铭的镌刻,如同巢经巢的眼睛般明亮,其精心雕琢的拓本对于书法艺术的贡献巨大。诗人描述自己在晴朗的窗户下仔细欣赏这些珍品,甚至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幽静的秋意。
最后,诗人以感慨的口吻提到那座令人期待的“巉巉双石门”,暗示李少温的书法如同石门般雄伟,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和领悟。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李少温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深刻认识。
上山采樵,道逢猛虎。虎衔樵去,置之林下。
樵告虎言,君何不仁。君得一饱,我则殒身。
昔非有怨,今何见嗔。虎答樵言,何哉所云。
子非我怨,我非子嗔。皇天赋性,有此不仁。
樵告虎言,君言虽辩,匪我攸闻。
吾闻天地,大德曰生。驺虞不杀,独匪尔伦。
虎答樵言,当死小犊,亦何多陈。
三日乏食,窜伏荆榛。辛苦见遭,奈何舍君。
樵得虎言,仰天大叫,哀声彻云。
虫蚁恶死,况乎我人。愿收厉气,敷和布春。
尽令猛兽,化为龙麟。
南华一卷,是驱炎清课。燃竹风廊飏茶火。
把尘襟尽涤,世累都捐,萧淡甚,泉际山颠有我。
老僧无个事,闲话忘机,簌簌林间暗香堕。
薄暮转山房,水簟凉生,拂磁枕、北窗高卧。
又细听、微风响松涛,觉此际心情,十分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