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夜省愆二绝·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三(cān sān)的意思:指参与其中的人数很多。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悔尤(huǐ yóu)的意思:悔恨自己的过错
九思(jiǔ sī)的意思:九思指思考问题时要细致、周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三省(sān xǐng)的意思: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自我检讨和反思自身的过错。
事过(shì guò)的意思:指事情已经过去或经历已经结束。
思省(sī shěng)的意思:思考、考虑
有悔(yǒu huǐ)的意思:表示有所懊悔、后悔。
- 翻译
- 孔子时常深思熟虑,曾参反复反省态度严谨。
遇到事情能深思熟虑,过后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遗憾。
- 注释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以智慧和教诲著称。
九思:多次思考,形容深入细致。
频点检:频繁检查,反复思考。
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顺和修养闻名。
三省:三次自我反省,指严格审视自己的行为。
重绸缪:慎重周密,做事考虑周全。
事来:事情发生时。
能思省:能够深思熟虑。
事过:事情过去之后。
何因:为什么。
悔尤:后悔和责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所作的《十月三夜省愆二绝》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孔子和曾参的儒家修养为典故,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孔子九思频点检",指的是孔子深思熟虑,多次检查自己的言行;"曾参三省重绸缪",则借曾参每日三省吾身的故事,表明深入细致的自我反省。诗人以此告诫读者,面对事情发生时,如果能及时思考反省,就能减少错误;而事情过后若能反思悔过,更能避免未来的懊悔。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古代士人重视品德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儒家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