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徵徭(zhēng yāng)的意思:指征召、征募士兵或征收人民的劳役。
倒悬(dào xuán)的意思:指人或物体倒挂、倒悬的状态。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人踪(rén zōng)的意思:人的踪迹或足迹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悬梯(xuán tī)的意思:比喻希望渺茫,无法实现。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绛的《登海潮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攀登海潮岩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岧峣石室倚沧溟”,描绘了石室高耸入云,紧贴着浩瀚的大海,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接着,“渐上秋山兴渐增”一句,点明随着登山高度的增加,诗人的兴致也逐渐高涨,表达了对征服自然的渴望与喜悦。
“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途中的艰难与壮观。峭壁上的梯道仿佛倒挂于空中,而透过小窗,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波浪,既危险又美丽。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登山途中偶遇的猴子饮酒场景与传说中的大禹藤相连,增添了故事性和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闲日不妨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的向往。在征税官吏尚未到达的地方,诗人可以悠闲地拄着藜杖登山,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华寺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
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
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
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
何处寻梦蝶,还来问法华。
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
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
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