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元日纪梦》由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展现了其对学问追求的至真态度以及在道德修养上的不懈努力。诗中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我提升和助人为乐的深切向往。
首句“为学平生慕至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至善的精神追求。这里的“至真”不仅指学术知识的真谛,更包含了道德伦理的最高标准,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的双重追求。
次句“孜孜明德与新民”,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影响他人的决心。这里的“明德”指的是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则意味着以自己的行为示范,引领他人向善。这不仅是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期待。
第三句“朝来枕上添新喜”,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内心的喜悦。这种喜悦可能源自于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或是对自身道德修养进步的满足感。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点滴与精神追求相联系,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梦里犹深激劝人”,则以梦境作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激励和引导他人。通过梦境的描述,诗人将个人的道德追求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层面,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共同追求真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吴与弼在学术与道德修养上的追求,以及他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怀弟妹(一作汝坟示弟妹)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思归(一作古离别)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
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
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忧。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
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
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