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尝胆(cháng dǎn)的意思:勇敢尝试,不怕困难和危险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干橹(gān lǔ)的意思:指勇敢地担当责任,积极主动地去做事。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纪纲(jì gāng)的意思:纪律和法纲。也指重要的规章制度。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弃躯(qì qū)的意思:弃躯指舍弃生命,放弃生死。
却敌(què dí)的意思:打败、挫败敌人。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信威(xìn wē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威信和信誉,受人尊敬和信任。
伫立(zhù l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
- 鉴赏
这首诗《感事》是宋代朱熹所作,通过“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两句开篇,描绘了边疆战事频仍,烽烟四起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接下来,“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有为国捐躯的决心,却因能力有限而感到惭愧,同时不忘思虑君王的安危,体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则进一步阐述了抵御外敌不仅仅是依靠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依靠国家的制度和纪律,强调了制度与纪律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两句,诗人以“丹心”比喻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面对国家的危难,内心焦急如焚,难以平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局中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