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英 州 苏 秘 丞 宋 /曾 巩 远 民 歌 舞 戴 升 平 ,碧 阁 朱 楼 照 眼 明 。乡 馔 雨 余 收 白 蕈 ,客 樽 秋 后 对 红 英 。泷 鸣 浈 水 遥 通 海 ,路 入 南 山 不 隔 城 。材 术 如 君 有 余 暇 ,出 游 应 数 拥 双 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材术(cái shù)的意思:指人才和技术,是指人才、技能或才能。
出游(chū yóu)的意思:指外出游玩、旅行。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红英(hóng yīng)的意思: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民歌(mín gē)的意思: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反映民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歌曲。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乡馔(xiāng zhuàn)的意思:指乡村里的美食佳肴。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远民(yuǎn mín)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朱楼(zhū lóu)的意思:指华丽、宏伟的建筑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送别友人苏秘丞赴任英州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当地风光的描绘。首句“远民歌舞戴升平”展现了英州百姓在太平盛世中的欢乐景象,舞乐升平,生活安逸。接着,“碧阁朱楼照眼明”描绘了英州的美景,碧绿的阁楼与朱红色的楼阁相映生辉,令人眼前一亮。
“乡馔雨馀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两句通过写实,描述了雨后采集的白色菌菇和秋季可供畅饮的红色果实,体现了地方特色和季节风情。诗人以美食和佳酿寄寓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进一步描绘了英州的地理位置,浈水涛声回荡,道路直通南山,即使远离京城,交通依然便利,暗示友人任职之地并非偏远。
最后,“材术如君有馀暇,出游应数拥双旌”是对苏秘丞才德兼备的赞美,祝愿他在忙碌的公务之余,能有闲暇时间游历,享受旅途风光,仿佛带着双旌(官职的象征)出行,显赫而受人尊敬。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描绘了英州风土人情,又寄托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的送别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钱给事赴虢州
帝心忧虢俗,暂庭辍掖垣臣。
疲瘵初承制,乡闾似得春。
化成应有瑞,位重转闻贫。
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十四韵兼命同作
公府有高政,新斋池上开。
再吟佳句后,一似画图来。
结搆疏林下,夤缘曲岸隈。
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
幽异当轩满,清光绕砌回。
潭心澄晚镜,渠口起晴雷。
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
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为客烹林笋,因僧采石苔。
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
檐外青雀舫,坐中鹦鹉杯。
蒲根抽九节,莲萼捧重台。
芳讯此时到,胜游何日陪。
共讥吴太守,自占洛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