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迟疑(chí yí)的意思:犹豫不决,不敢立即行动或说出自己的意见。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勾践(gōu j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失败后能够坚持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践德(jiàn dé)的意思:践行道德,实践美德。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逆顺(nì shùn)的意思:逆反与顺从相对,指违背正常的顺序或规律。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注释
- 故宫:古代皇家宫殿。
绿离离:青翠茂盛的样子。
逆顺:兴衰。
世所知:世人皆知的历史。
勾践:越国君主,曾卧薪尝胆。
德:恩德,美德。
夏王:夏朝的君王。
悲:哀伤。
行人:过路的人。
月:月亮。
笛:笛子。
游客:旅行者。
买碑:购买古碑以纪念历史。
陈迹:过去的遗迹。
苍烟:苍茫的烟雾。
白露:清晨的露水。
迟疑:犹豫不决。
- 翻译
- 昔日的故宫如今只见一片翠绿,历史的兴衰更替世间皆知。
连草木都还记得越王勾践的恩德,山川依然铭记夏王的哀伤。
月光下,是谁在吹奏笛声?街头巷尾,游人自己购买古碑。
想要倚着栏杆探寻往昔痕迹,却被苍茫烟雾和白露的迷茫所犹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故宫何在绿离离"一句,通过故宫被青苔所覆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逆顺兴亡世所知"则指代谢世间万物皆有盛衰,历史的兴替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接下来的两句"草木尚怀勾践德,山川仍识夏王悲",诗人通过草木和山川的记忆来表达自然界对古往事迹的怀念。这里的"勾践德"指的是历史上的德行,而"夏王"则是对古代帝王的泛称,"悲"字包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哀伤。
"行人月下谁吹笛,游客街前自买碑"这两句,则通过行人在月光下的笛声和游客自行购买碑文来纪念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欲倚阑干问陈迹,苍烟白露两迟疑",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停留在古老的城墙边探寻往昔足迹,但又被迷雾和露水所包围,产生了犹豫不决的情绪。这里的"陈迹"指的是历史上的遗迹,而"苍烟白露"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宫、草木山川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对于过往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与哀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