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老 禅 诸 上 人 同 游 鼓 山 灵 源 洞 宋 /李 弥 逊 茶 瓯 唤 起 清 昼 眠 ,涧 松 岩 竹 谈 幽 禅 。秋 曦 忽 随 壮 士 臂 ,暮 景 已 入 诗 人 肩 。尘 缘 咄 咄 鱼 吞 饵 ,胜 呈 堂 堂 驹 着 鞭 。屐 齿 欲 回 还 小 立 ,隔 溪 明 灭 见 江 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缘(chén yuá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世俗缘分,也可指红尘世界的一切烦恼和牵绊。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回还(huí huán)的意思:归还、退还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涧松(jiàn sōng)的意思:指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品质。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暮景(mù jǐng)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色,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秋曦(qiū xī)的意思:指秋天的早晨的阳光。也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光明的前景。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小立(xiǎo lì)的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而直立,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矮小但非常挺拔。
着鞭(zhuó biān)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鞭子着在马身上,形容速度非常快。
昼眠(zhòu mián)的意思:在白天睡觉,指白天睡觉而不努力工作。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 注释
- 茶瓯:茶杯。
清昼:午后。
涧松岩竹:山涧的松树和岩石间的竹子。
幽禅:深沉的禅意。
秋曦:秋日的阳光。
壮士臂:强壮的人的臂膀。
暮景:傍晚的景色。
诗人肩:诗人的肩膀。
尘缘:世俗的缘分。
咄咄:形容忙碌或急切。
鱼吞饵:比喻世俗事务。
胜事:美好的事情。
驹着鞭:马匹扬鞭疾驰,比喻快速行动。
屐齿:木屐的齿。
小立:稍作停留。
隔溪:隔着溪流。
江船:江上的船只。
- 翻译
- 茶香唤醒了午后的小憩,山涧松竹间谈论着深沉的禅意。
秋日的阳光忽然洒在壮士的臂膀上,傍晚的景色已经落在诗人的肩膀上。
世俗之事如鱼儿吞饵般忙碌,美好的事物催促着我们勇往直前。
步履轻快,我停下脚步稍作停留,隔着溪流,江船时隐时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禅意。开篇“茶瓯唤起清昼眠”,通过茶瓯的温热唤醒了白昼的沉睡,传达出一种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寻求精神寄托的情境。紧接着,“涧松岩竹谈幽禅”则是借由溪流、松树、岩石与竹林之间的对话来探讨深邃的禅理,这里的“谈”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秋曦忽随壮士臂,暮景已入诗人肩”,则是诗人通过对秋日阳光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时间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而沉淀。这里的“壮士臂”与“诗人肩”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也传递了一种力量与温婉并存的情感。
“尘缘咄咄鱼吞饵,胜事堂堂驹着鞭”,这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尘世牵绊如同鱼儿吞食饵料的描写,以及对往昔英雄事迹如战马驹着鞭的比喻,展现了自己对于过往荣耀与现实束缚的态度,这是禅宗中“无为”的体现。
末尾的“屐齿欲回还小立,隔溪明灭见江船”,则是在描绘诗人内心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脚踏山路时声响的捕捉,以及隔溪远望中江船影像的模糊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每一句都充满了禅味与哲理,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在探索自然与心灵世界的交融时所留下的精彩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林次中察院经过南都见寄
都府曾为入幕宾,玉符重忝守藩臣。
几年流落甘閒散,平日交游半要津。
簿领沉迷千虑耗,鬓颐衰飒二毛新。
圣恩休养深知幸,厚禄华堂许便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