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苟(bù gǒu)的意思:不苟指不苟且不苟且不苟懒惰敷衍,不认真负责。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朝务(cháo wù)的意思:指朝廷的事务,也可指政务、国家大事。
垂裕(chuí yù)的意思:指财富充裕,富有余裕。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猝然(cù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大节(dà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能守住底线。
荡平(dàng píng)的意思:彻底平定,消除。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芳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美名、好名声。
奋志(fèn zhì)的意思:指迅猛地奋发努力,立志向前。
公方(gōng fāng)的意思:公正的态度或方针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积厚(jī hòu)的意思:指积累厚实的财富或功德。
剪灭(jiǎn miè)的意思:彻底消灭、彻底铲除
坚贞(jiān zhēn)的意思:指坚定忠诚,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品质。
戒师(jiè shī)的意思:警惕教导者的错误,不盲从教师,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军筹(jūn chóu)的意思:指军队作战前的计划和筹划。
粮糗(liáng qiǔ)的意思:指粮食的收获和储存。比喻积累财富或储备物资。
临事(lín shì)的意思:面对突发事件时,即时应对和处理。
名达(míng dá)的意思:指名声显赫,声名远播。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柔远(róu yuǎn)的意思:柔软而遥远。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授命(shòu mìng)的意思:接受命令或安排。
嗣后(sì hòu)的意思:指继任者或后代。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吐气(tǔ qì)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吐出气息等行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小丑(xiǎo chǒu)的意思:指行为愚蠢、可笑或滑稽的人。
震惊(zhèn jīng)的意思: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消息而引起极大的惊讶、吃惊。
真气(zhēn qì)的意思: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缠绵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志节(zhì jié)的意思:指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忠义(zhōng yì)的意思: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 鉴赏
此诗《书常理斋观察爱吟草》由清代诗人邵自昌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忠诚勇敢的将领在面对危难时坚守节操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忠义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首句“读书奋志节,忠义常在口”点明了主人公通过读书增长智慧与勇气,将忠义之德铭记于心。接着,“往往临事时,或至丧所守”描述了在面临各种挑战时,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即使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问之何因尔,浩气中无有”一句表达了对主人公内心力量的赞美,认为他的忠诚与勇气源自于内在的浩然正气。随后,“圣朝务柔远,无知跳小丑”暗示了朝廷致力于和平外交,但仍有小人蠢蠢欲动,试图破坏稳定局面。
“剪灭归荡平,不戒师则偶”表明了主人公在国家需要之时,能够果断行动,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的安宁。接下来,“公方持军筹,朝夕储粮糗”描绘了他在军事指挥上的才能,以及对军队物资的精心准备。
“猝然闻震惊,暂退义不苟”表现了主人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能够冷静应对,不轻易放弃原则。想象他“想其挥戈时,吐气贯牛斗”的场景,展现了他英勇无畏的形象。
“坚贞得死所,芳名达帝右”赞扬了他坚守正义,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其高尚的品德被皇帝铭记。最后,“褒赉慰忠魂,垂裕及嗣后”表达了对他的追思与纪念,希望他的精神能激励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颂扬了忠诚、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邵自昌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代士人在乱世中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