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茸春过鹿,伐竹旧烧畬。
去后馀荒槿,依沟结影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孙君文旧居地的追忆与感慨。首句“相逢还自失”,表达了与友人重逢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又略带失落,或许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感怀。接着,“相见尽天涯”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的辽阔感和相聚的短暂,仿佛所有的相遇都注定在遥远的天边消散。
“邻壤初移戍,空山此寄家”两句,通过描述友人最初迁徙到边疆驻守,以及后来在此地定居的情景,展现了孙君文生活的艰苦与孤独。这里不仅有对友人生涯的同情,也暗含着对边疆戍卒生活不易的感慨。
“剪茸春过鹿,伐竹旧烧畬”描绘了孙君文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剪茸”、“伐竹”、“烧畬”等农事活动,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欣赏。
最后,“去后馀荒槿,依沟结影斜”两句,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孙君文离开后留下的一片荒芜景象的描写,也是对逝去时光的哀叹。荒废的菊花(槿)和斜倚沟边的树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蕴含着深沉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旧居地的追忆,表达了对友情、时光、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相逢一解颐,款曲吐肺腑。
主人爱敬客,童孺亦呼舞。
击鲜倒家酿,花枝照樽俎。
善谑时绝倒,惜饮亦径醉。
十年一会面,此身几寒暑。
不见即相念,临分无可语。
翰墨要陶练,饮食谨调护。
行役今何时,天寒岁将莫。
故乡松梓荒,他乡寓儿女。
岂不念之深,祇觉丹心苦。
天机马出塞,人事狙赋芧。
都门桂玉地,久客惮羁旅。
东风染春红,归程涉溪浒。
经过不厌数,弛担更少住。
礼简情乃真,惟宜具鸡黍。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其二》【宋·王炎】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267c69a7c25b20603.html
玉斧经年不暂閒,脩成今夜月团圆。
老蟾是处光皆满,飞鹊如予意未安。
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
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