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其二》全文
- 翻译
- 忧虑从皇宫中散去,我捧着圣旨走出宫墙。
踏上通往三吴的遥远路程,乘船漂泊在漫长的水域。
我在石门旁边题写诗句,梦境中清晰地看见斗城就在身旁。
清晨时分,我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色,依稀辨认出那是帝都的方向。
- 注释
- 分忧:指代皇帝或朝廷的忧虑。
汉殿:汉朝的宫殿,这里泛指朝廷。
萧墙:古代宫门外的照壁,借指宫门。
三吴:古地区名,包括吴郡、吴兴、会稽等地。
一水:泛指一条大河或水域。
长:形容距离遥远。
石门:可能是指某个有石刻或诗文的地方。
斗城:星宿名,古人认为与皇家气象有关,此处指京城。
清晓:清晨。
云物:云雾和景物。
依依:形容景象模糊而亲切。
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即京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臣出发执行任务的情景,体现了古人离别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深情。"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表明使者在皇宫中接受命令,带着使命离开城墙,开始了长途跋涉。"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则描绘了他经过遥远的三吴地区(今江苏、上海一带),乘船行驶于长河之上。
诗人在旅途中不忘留下自己的心声,如"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所示,他在石门旁题写诗句,连梦境也渗透着对远方故土的思念。"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则表达了早晨望见云景,心中却依然认定那遥远的地方为自己的家乡。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使者出行的情节,抒写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离别的哀愁。杨亿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