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赠陈高眼二首·其一》
《再赠陈高眼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高眼先生本姓陈,阅人多矣妙通神。

地炉传得麻衣法,恐是希夷后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姓(běn xìng)的意思:原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权利。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高眼(gāo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得很高,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望。

后身(hòu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死后的身体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阅人(yuè rén)的意思:观察、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

阅人多矣(yuè rén duō yǐ)的意思:指经历丰富,见过很多人,对人情世故有深刻了解。

翻译
高眼先生本姓陈,阅人无数精通道术。
他从地炉中领悟了麻衣道法,可能就是希夷仙人的转世之身。
注释
高眼:形容眼光敏锐,洞察力强。
先生:对有学问或地位的人的尊称。
陈:姓氏。
阅人多矣:经历丰富,见过很多人。
妙通神:精通微妙之道,仿佛与神灵相通。
地炉:指修行或学习之地,可能象征隐秘或神秘的传承。
麻衣法:古代一种修炼方法或道术,以麻衣为标志。
恐是:恐怕是,表示猜测。
希夷:道教中的仙人名,这里可能象征高深的境界。
身后身:死后转世,指仙人的化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对陈高眼的赞扬之作。首句“高眼先生本姓陈”,直接点出主人公的名字和姓氏,暗示了他独特的洞察力和高人一等的眼光。次句“阅人多矣妙通神”,通过描述陈高眼阅人无数且能洞悉人心,赞美他的智慧和非凡的识人能力,仿佛他具有某种神秘的通灵之力。

第三句“地炉传得麻衣法”,“地炉”可能象征着隐秘或深沉的学习环境,“麻衣法”则可能指的是道家的某种秘传心法或者看透世事的智慧,暗示陈高眼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可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最后一句“恐是希夷身后身”,“希夷”通常指老子李耳,这里以老子的化身来形容陈高眼,表达出他对陈高眼超凡智慧的敬仰,认为陈高眼可能是老子精神的延续。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描绘陈高眼的特性和他可能的神秘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评价和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题巨然山寺图

高人造化笔,奇槩每相关。

群峰献万状,一壑分两山。

恍疑景外景,迥出寰中寰。

胡麻堆紫绿,瀑布下潺湲。

远碧茸天际,晴云眠树间。

卓哉青城樵,冲襟写幽閒。

手招铁笛仙,一去何时还。

(0)

君马黄四解

君马黄,我马苍。

两马争驰君马良,蹀躞扬鞭入帝乡。

君马黄,我马黑。

两马争驰君马德,黄金台上生颜色。

君马如龙,我马如驹。两马争驰,我马踌躇。

愿供天驷,敢畏驰驱。

人亦有言,伏枥之下,壮夫不如。

君齿之新,而我之初。振鬣一鸣,闻于天都。

为问伯乐,其价何如。

(0)

折杨柳

袅袅河堤柳,年年送别离。

攀条不忍折,拭泪强相持。

弱态君应惜,柔情妾自知。

春来愁几许,试看向南枝。

(0)

独不见

东飞伯劳西飞燕,我所思兮独不见。

岁云暮矣多霜霰,日月推迁玄发变。

茕茕处廓谁与邻,高山无蹊河无津。

车粼粼,马駪駪,车马纵横遍城闉。独不见,意中人。

(0)

结交行

敌国不在远,舟中乃可见。

炎凉不在时,交情乃可知。

昔作通家好,齐言永相保。

一富有一贫,便成行路人。

相逢不相识,薄夫堪叹息。

我不愿倾北海樽,亦不愿书翟公门。

但愿同心二三子,百年无改共生死。

(0)

江村夜雨

骤雨连山黑,荒村夜色侵。

潇潇沾暗壁,飒飒动秋林。

江雁湿难度,草虫寒更吟。

愁人当此夕,寂寞倍关心。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