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二》
《厓山吊古·其二》全文
明 / 邓时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当年谁共戴祥兴,只道存孤计未能。

一旅不支愤切三军何事畏冯淩。

风翻巨舶衣冠尽,月照寒厓草木矜。

土宇中原无限地,独将濒海造王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濒海(bīn hǎi)的意思:濒海指的是靠近海洋或临近海岸的意思。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存孤(cún gū)的意思:存留孤寡之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愤切(fèn qiē)的意思:形容愤怒和热切的心情。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土宇(tǔ yǔ)的意思:指土地和天地,泛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厓山吊古(其二)》由明代诗人邓时雨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当年谁共戴祥兴,只道存孤计未能”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暗含对当时局势的无奈与遗憾。这里“戴祥兴”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举动或仪式,暗示了某种希望或寄托,而“存孤计未能”则表达了对未能实现这一希望的惋惜之情。

颔联“一旅不支徒愤切,三军何事畏冯淩”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残酷与复杂。通过对比一旅之败与三军的恐惧,诗人表达了对战争中个体与集体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失败原因的深入思考。这里的“冯淩”可能是指一种军事策略或战术,暗示了在面对强敌时,即使拥有精良的战术也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颈联“风翻巨舶衣冠尽,月照寒厓草木矜”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历史事件的悲凉氛围。风翻动着巨大的船只,象征着英雄们的壮志与牺牲;月光下,寒冷的山崖上草木似乎也在哀悼,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哀伤。

尾联“土宇中原无限地,独将濒海造王陵”则将视角转向对国家领土的广阔与历史的深远思考。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人们仍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诗人最终选择将目光投向海边,建造王陵,既是对历史英雄的纪念,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一句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国家未来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民族精神与历史责任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厓山吊古(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邓时雨
朝代:明

邓时雨,字君肃。从化人。明神宗万历时山人。后以子廷佐贵,封文林郎。清罗元焕著《粤台徵雅录》有传。
猜你喜欢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其八

四座同寮贤,一和长官契。

乐极忘主宾,论到贯粗细。

(0)

西上罕岭

此去向南西,山高山复低。

不逢清话客,已觉倦扶藜。

(0)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其四

为侬传语竹窗兄,逢著行人也寄声。

聚散在天终有定,岁寒三友见交情。

(0)

次韵仇生五首·其二

学晚唐诗俗见疏,君家句法到黄初。

淡交顾辱联翩赠,熊掌方尝又得鱼。

(0)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绝·其八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风只感今。

独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兰金。

(0)

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其一

青镫连夜得论情,瓦缶方淫独古声。

人意好时天亦应,满山风雨忽开晴。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