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阳 赠 别 唐 /韦 庄 绣 袍 公 子 出 旌 旗 ,送 我 摇 鞭 入 翠 微 。大 抵 行 人 难 诉 酒 ,就 中 辞 客 易 沾 衣 。去 时 此 地 题 桥 去 ,归 日 何 年 佩 印 归 。无 限 别 情 言 不 得 ,回 看 溪 柳 恨 依 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辞客(cí kè)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善于辞令的人。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佩印(pèi yìn)的意思:佩戴印章,表示身份或职位。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诉酒(sù jiǔ)的意思:指通过诉说或倾诉来消除心中的痛苦或愤怒。
题桥(tí qiáo)的意思:指写在桥上的题字,比喻对桥梁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装饰。也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某个地方留下的标记或痕迹。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摇鞭(yáo biān)的意思:指掌握权力的人摆布、支配别人。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 翻译
- 绣袍公子带领仪仗出行,挥手送我踏上青翠的山道。
大致说来,离别的人难以诉说心中酒意,尤其是辞别的朋友更容易泪湿衣襟。
离开的时候在这座桥上题字告别,不知道归来之日何时能佩戴官印回来。
无尽的离别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回头看着溪边的柳树,满心遗憾与依恋。
- 注释
- 旌旗:古代旗帜,这里指出行的仪仗队。
翠微:青翠的山色,代指青山或山岭。
行人:离别的人。
诉酒:借酒消愁,表达离愁。
辞客:辞别的朋友。
题桥:在桥上题写文字,古人常以此方式留别。
佩印:古代官员佩戴的印章,这里指做官。
别情:离别的情感。
依依:形容留恋不舍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之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深厚友谊。"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一句,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离别时的壮观场景,"绣袍公子"指的是穿着华丽衣衫的朋友,"旌旗"则是古代用于军队或官员出行时的仪仗,"摇鞭入翠微"形象地描绘了送别的情景。
"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行人难以表达离别之情与酒宴的乐趣,以及朋友间告别时容易潸然泪下的对比,强调了离别时的复杂感情。这里的"大抵"用来引出一个普遍现象,即人们在离别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舍。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两句,诗人回忆起朋友离去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将来可能回到这个地方时的情形。"题桥"暗示了诗人在离开之际可能留下了某种纪念或文字,而"何年佩印归"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和对朋友的思念。"无限别情"指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离别之情,而"回看溪柳"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强化这种情感,"恨依依"更深了一层,传递出诗人无法割舍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元前一日宴外藩王公
试灯酬令节,锡爵宴嘉宾。
玉树花辉夕,琼枝火迫春。
乍攒星作阁,浑以雪为银。
柳眼将青放,梅腰半粉皴。
三巡歌湛露,午夜糁珠尘。
熻烁鳌峰驾,蹁跹鹭羽振。
混同思祖德,燕乐拟家人。
共庆丰年瑞,应知大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