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遁迹(dùn jì)的意思: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封树(fēng shù)的意思:指封存、封闭树木,比喻不让人知道真相或隐藏事实。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解道(jiě dào)的意思:解开谜题或问题的关键,揭示真相或道理。
老佛(lǎo fó)的意思:形容人的面相慈祥、慢条斯理,像佛陀一样的样子。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桥山(qiáo shān)的意思:桥山指的是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桥梁,形象地比喻两个相隔遥远的地方通过某种联系而连接在一起。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入禅(rù chán)的意思:指人进入深入沉思、冥想的状态,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或修行。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御马(yù mǎ)的意思:指驾驭马匹,引申为掌控、驾驭事物。
中官(zhōng guān)的意思:指在官场上位高权重的官员。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遁世高僧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首联“曾闻遁迹入禅关,身似浮云到处闲”以“遁迹”和“入禅关”开篇,形象地刻画了高僧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将他的身影比作飘浮不定的白云,寓示着其行踪不定、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
颔联“解道龙蛇潜草野,何年弓剑榜桥山”进一步深化了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里运用了“龙蛇”和“草野”的意象,象征着高僧如同隐匿于自然界的生灵,与世无争,自由自在。而“何年弓剑榜桥山”则暗示了高僧曾经有过武艺或英雄事迹,但如今已归隐山林,不再涉足尘世纷争,表达了诗人对高僧过去辉煌与现今淡泊的感慨。
颈联“缁衣那有中官识,御马谁迎老佛还?”通过对比高僧的朴素装扮(缁衣)与宫廷的奢华(中官、御马),突出了高僧与世俗权力的疏离,强调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同时,“老佛还”这一比喻,既是对高僧年长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其智慧和修为的尊敬。
尾联“一自樱桃无荐地,肯留封树在人间。”以樱桃作为象征,表达了高僧不求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荐地”可能指的是推荐、推崇之地,高僧不愿被世人所推崇,更愿意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由。最后一句“肯留封树在人间”,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僧宁愿选择孤独与自然为伴,也不愿为了名利而妥协,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遁世高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参寥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
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
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
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
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
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
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
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
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
吾君忆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