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传经(chuán jīng)的意思:传递经文或经书。也指传授经典知识或传承学问。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将无(jiāng wú)的意思:没有将来,没有希望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可欺(kě qī)的意思:容易被欺骗或欺负的人。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俗好(sú hǎo)的意思:指追求俗世间的享乐、娱乐和虚荣的欲望和倾向。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整旆(zhěng pèi)的意思:指整理、修整旗帜,比喻整顿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所作,题为《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五十知非似醉醒"描绘了诗人年届五十,对过往有所省悟,如同从醉梦中清醒过来。"柴门寂寞画长扃"则写出诗人寓居之地的宁静与孤独。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两句,诗人以毛义和管宁两位历史人物自比,表明自己坚守道义的决心,不被世俗所迷惑,决心如古人般清高自守。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借用了《诗经·豳风》的意象,象征着淳朴的风俗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暗示自己在困境中仍保持读书传道的志向。
最后两句"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描绘出诗人期待康复后,收拾行装,沐浴着春天的到来,踏上归途,充满希望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坚韧的人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温尚书入洛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
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左冯寺楼闲望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
目断平皋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编局
舜为天子皋为士,瞽瞍杀人执而已。
从来三尺天下平,析律二端真可鄙。
近闻编局荡巢穴,尽取鼠辈尸诸市。
布衣韦带三十馀,笞配黥流动千里。
独遗太学四五士,但以奸京法从事。
秦相不重褒衣人,曷为忠恕而已矣。
乃知能掉三寸舌,极恶穷凶犹可恃。
大理得皋陶,汝曹应颡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