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何独(hé dú)的意思: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收小(shōu xiǎo)的意思:指收拢、减少、缩小。
熟睡(shú shuì)的意思:指睡得很熟,睡得很香。
细字(xì zì)的意思:指写得细小的字。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中时(zhōng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中间部分,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字眼(zì yǎn)的意思:指言辞、措辞、用词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学书十绝(其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首句“不堪细字眼犹花”,以“细字眼”喻指书法中的细微之处,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中那些精致入微、如同花朵般绽放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细腻之处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不堪”二字也流露出了一种难以抗拒、被深深吸引的情感,强调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次句“熟睡分明暂到家”,运用了生活化的场景,将书法学习比作一次短暂的回家之旅。在这里,“熟睡”不仅指睡眠状态,更隐含了沉浸在书法世界中的状态,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心灵的归宿。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书法学习带给诗人的宁静与满足感。
接下来的“何独能收小儿泪”,则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引入了情感的深度。这里“小儿泪”可能象征着对书法艺术的感动或对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的泪水。诗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以及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的能力。
最后一句“客中时可当乘槎”,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乘槎”故事,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乘坐木筏渡过银河相会。在这里,“客中”指的是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通过“乘槎”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书法艺术也能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给予他安慰与力量,如同在银河中寻找归途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书法在个人情感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慰藉作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
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
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
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
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
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
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
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
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
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
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
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
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
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
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
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
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
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
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
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
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宋·毌丘恪】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魏明不惜万夫力,凿山累土誇神奇。景阳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叶公好龙广射虎,大方安能不笑之。至人于物特寓目,远象过眼心弗随。我公看山正如此,肯趁儿童脚力疲。胸中五岳镇地轴,眼底三辰昭旂旗。擢由汉庭宠分钺,来抚蜀土初褰帷。巫山一览窥妙处,写入长歌赓竹枝。坐令十二峰增重,已觉气压嵩华低。太室少室敢辈行,小孤大孤何儿嬉。岱宗日观峻徒尔,昆崙天柱高安为。出云作雨均有是,泥金镂玉彼一时。所谓造化一尤物,不在九华真在兹。中山前言恐遂废,公之妙论已四驰。半语犹存大公正,蟠胸经济看设施。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崖与水湄。只今苍生方属望,休戚在公颦伸眉。愿公更为天下重,所养自养观诸颐。量陂谁复能澄挠,德表居然无磷缁。岩石巍巍具瞻在,孰不叹仰声噫嘻。又何必东望瀛,南望嶷,北有天后之峻岭,西有云表之峨嵋。与公高名并不朽,配以今日巫山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267c6b151c424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