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重道不重儒,孝武重儒谁上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或墓地。
卑湿(bēi shī)的意思:卑微、谦虚、谦逊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材官(cái guān)的意思:指有才能而担任官职的人。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楚囚(chǔ qiú)的意思:指被关押在楚国监狱中的囚犯,形容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德薄(dé bó)的意思:指德行浅薄,品德不高尚。
邓通(dèng tōng)的意思:指能够与人交往、沟通自如,善于交际的能力。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复再(fù zài)的意思:再一次,再度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官次(guān cì)的意思:指官职地位低下,次要的官员。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经术(jīng shù)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也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命关(mìng guān)的意思:命关是指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泉宫(quán gōng)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岳或高楼大厦。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世数(shì sh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时光流转和人的寿命。
思治(sī zhì)的意思:思考并治理事物,指通过思考和处理来解决问题。
四三(sì sān)的意思:指数字43,也用来形容形状或大小不一致的东西。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吾徒(wú tú)的意思:指自己的学生或门徒。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挟策(jiā cè)的意思:指借助某种手段或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致君(zhì jūn)的意思:致君意为向君主表达忠诚、效命于君主。
治安(zhì ā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此诗《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五)贾谊上书图》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诗中借贾谊上书之事,表达了对古代贤士追求国家安定与治理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反思。
首句“洛阳少年真可喜”,以洛阳为背景,赞颂了年轻才俊的才华与志向。接着“长沙上书思治安”点明了贾谊的故事,他为了国家的安定,不畏艰险,上书汉文帝。接下来的“致君尧舜固盛事,不问宰相皆材官”两句,高度评价了贾谊的远见卓识,认为他的目标是将君主培养成像尧舜那样的圣明之君,并非仅仅追求高官厚禄。
“霸陵思治让复再,德薄何能四三代”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强调了道德品质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几代之后,也应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随后,“此时一官次邓通,憔悴日值甘泉宫”描绘了贾谊在仕途上的坎坷与挫折,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遭受贬谪。
“无端鸮凤引作侣,坐使谮谪来南中”一句,以鸮(猫头鹰)和凤比喻贾谊的处境,暗示了他被小人陷害,被迫离开京城,前往偏远的南方。接下来的“君不见,南中还留屈原宅,千古万古伤卑湿”提到屈原,进一步强调了贾谊遭遇的不幸,以及他所面临的艰难环境。
“斜阳何必鵩鸟飞,吊古宁同楚囚泣”表达了诗人对贾谊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最后,“孝文重道不重儒,孝武重儒谁上书?”对比汉文帝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指出在不同皇帝的统治下,儒家思想的命运截然不同。
“可怜牧豕亦作相,殿上挟策羞吾徒”讽刺了某些官员虽然出身低微,却能位居高位,而真正有才华的儒士却备受冷落。最后一句“如公季命关世数,经术宁同太常错”赞扬了贾谊的远见与坚持,认为他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的学术不应与太常(古代官职,掌管礼乐、历法等)的错误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上书故事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