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时中乞蒲团》
《从时中乞蒲团》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织蒲投我最宜寒,正欲阴风雪作团。

方竹火炉趺坐稳,何如矍铄征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óngshízhōngtuá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yīnfēngxuězuòtuánzhītóuzuìhán

jūndāngzhìqīngyúnshàngkuàijīnróng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方竹(fāng zhú)的意思:指直立而高耸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行高尚,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火炉(huǒ lú)的意思:火炉是指炉内燃烧旺盛的火焰,比喻工作、学习等场合的繁忙和热烈。

矍铄(jué shuò)的意思:形容老人精神矍铄,意志坚定,精神焕发。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织蒲(zhī pú)的意思:指编织竹席或蒲席。也比喻言辞巧妙,能言善辩。

注释
织蒲:编织的蒲草,可能指草席或草垫。
宜寒:适合寒冷的天气。
阴风:寒冷刺骨的风。
雪作团: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方竹:方形的竹子,可能指竹编的物品。
火炉:小型火炉。
趺坐:盘腿而坐。
稳:舒适、安稳。
何如:怎么能比得上。
矍铄:形容人精神焕发,老而强健。
跨征鞍:骑上战马出征。
翻译
编织蒲草赠予我最适合在寒冷中使用
正当我想用它抵御阴冷的风和即将降下的雪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从时中乞蒲团》。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蒲团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在寒冷季节里,蒲团给他带来的温暖和舒适。他想象自己坐在蒲团上,面对方竹火炉,心境安稳,与外面可能的阴风雪景形成对比。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满足于此,他提出疑问:这样的宁静生活是否不如策马征途,展现出一种矍铄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既享受宁静又渴望活力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宿张家店,壁间有赵民则一绝句,云舍策投床

督邮不敌客愁浓,那更秋宵一笛风。
公子何曾知许事?
旷怀也解与人同。

(0)

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
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0)

题长沙锺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楼

天柱峰尖半点云,散为狱麓橘洲春。
尽供诗客挥毫里,怪底春空态度新。
入夜云来宿两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

(0)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湖上轩窗片片开,谁家不傍读书台。
新亭自有人知处,只拣风烟好处来。

(0)

题刘朝英进齐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0)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

诚叟颠狂与醉题,艮翁珍重洒环词。
山棱莫学诗肩瘦,月写云描总是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