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檐月到徙松影,隔岭风来闻潮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环城(huán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城市周围的环形城墙。
结侣(jié lǚ)的意思:结成夫妻,形容两人结合在一起,互相依靠、支持。
尽兴(jìn xìng)的意思:充分享受、尽情玩乐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侣行(lǚ xíng)的意思:指夫妻或伴侣一同出行。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胜处(shèng ch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获得胜利或优势的位置或状态。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填壑(tián hè)的意思:
见“ 填沟壑 ”。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北高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蜡屐登临结侣行”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登山的过程,蜡屐是古代登山时穿的一种鞋,结侣则强调了与朋友同行的乐趣。接下来的“高峰胜处还再更”,表达了对山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不止的精神。
“万木扶疏欲填壑,群山迤逦如环城”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茂密的树林比作要填满山谷的枝叶,将连绵的山脉比作环绕城市的城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壮观和连绵不绝的景象。
“当檐月到徙松影,隔岭风来闻潮声”则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登山的独特体验。月光洒在松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轻轻移动;隔着山岭,风吹过,似乎能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秉烛同游不尽兴,况逢秋色含别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夜幕下继续游玩的愉悦心情,以及面对即将分别时的复杂情感。秉烛夜游,不仅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登山的乐趣、自然的壮美以及友情与别离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寄清霞先生
与子经年别,相见未有期。
杳杳违赏心,晨夕徒依依。
达生恨弗早,中岁致乖离。
沦落穷海滨,岁暮莫能归。
美人曾有约,佩我以江蓠。
几回临秋水,濯我芙蓉姿。
芳洁匪自媚,但取不磷淄。
之子爱美好,赠子以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