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北发(běi fā)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向后生长,意味着人的心思向后,不思进取。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丛台(cóng tái)的意思:指许多台阶连在一起,形成一片丛生的景象,比喻人多、事多、情况复杂。
独雁(dú yàn)的意思:指独自飞行的大雁,比喻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拂拭(fú shì)的意思:拂拭指轻轻地擦拭或扫除。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处理或整理。
寒郊(hán jiāo)的意思:指寒冷的郊外地区,形容环境艰苦、贫寒凄凉。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马服(mǎ fú)的意思:指马上服侍,形容快速、即刻的服侍。
明殿(míng diàn)的意思:指宫殿大厅中的正殿,也泛指皇宫或官府中的主要场所。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生毛(shēng m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突然出现异常情况,变得不寻常或不平常。
所用(suǒ yòng)的意思:所需的、所要用到的。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温明(wēn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温和而明亮,形容人的性格温文尔雅、善良正直。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乌啄(wū zhuó)的意思:指黑色的乌鸦啄食,比喻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 鉴赏
《邯郸》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一首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赵国地生毛,丛台野火烧”,描绘了赵国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破败的景象,丛台在野火中化为灰烬,形象地展现了历史变迁的无情。接着,“平原与马服,累累葬枯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衰败之感,将历史的沉寂与荒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饥乌啄冬雪,独雁号寒郊”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世的凄凉,乌鸦在寒冷的冬日里啄食积雪,孤雁在荒郊野外哀鸣,这些画面充满了孤独与悲凉,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无助。
“有策无所用,拂拭千金刀”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即使有高超的策略也无法施展,只能徒增无奈与悲哀。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岂闻萧王来,北发渔阳豪”一句,似乎在暗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但具体指向不明,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可能是在借古讽今,提醒人们历史的教训。
“昼卧温明殿,苍生正嗷嗷”描绘了一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场景,与帝王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舛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
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
辛苦念梁鸿。
谁知千里度,各对一灯红。
齐天乐 秋声馆赋秋声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
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
桐飙又接。
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
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
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
微吟渐怯。
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