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伏日(fú rì)的意思:指夏天天气炎热,阳光炙烤,人们难以忍受。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樵侣(qiáo lǚ)的意思:指樵夫和渔父,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晴天(qíng tiān)的意思:晴天指的是天气晴朗、没有云彩的天空。在成语中,晴天常常用来比喻事物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桐君(tóng j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用来形容人的名字很有声望。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隐茅(yǐn máo)的意思:隐居在茅草之中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句“寓隐茅堂僻”,开篇即点明了隐居之地的偏远与简朴,茅草屋坐落在人迹罕至之处,透露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幽寻鸟道分”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只有鸟儿的踪迹才能指引通往这处世外桃源的道路。
“晴天千障雨,伏日万松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隐居地的景色变化。晴朗之日,千山万岭笼罩在雨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神秘;夏日炎炎,万松林中云雾缭绕,为这炎热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清凉与诗意。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也暗示了隐居生活中的恬淡与超脱。
“岂是渔樵侣,应怀鸿鹄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人并非与世俗的渔夫樵子为伍,而是心怀鸿鹄之志,追求更高远的理想与精神境界。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凡追求和对自由、高远生活的向往。
最后,“小桥清浅处,有竹抱桐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小桥横跨于清澈的小溪之上,竹林围绕,仿佛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抱桐君”可能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寄托或理想中的伴侣,与竹林一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餐英卷赠金陵赵生
蓝田老翁解种璧,南海太守仍煮石。
争似侬家篱落边,长贫不乏黄金钱。
侬今亦号天随子,手摘此花和露饵。
湘江乍可荐灵均,甘谷何烦遗伯始。
为侬朗诵餐英辞,清波溢齿天风吹。
胸中秋色三万斛,底事商山寻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