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乘舆(shèng yú)的意思:指乘坐车辆或交通工具,比喻利用某种条件或机会来达到目的。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底子(dǐ zi)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基础,也可以指一个人的本质、特性或能力。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官家(guān jiā)的意思:指官府、政府机关。
画堂(huà táng)的意思:指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婚姻,将婚姻视为一种交易或权谋的观念。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陆续(lù xù)的意思:逐渐地、接连不断地。
暮天(mù tiān)的意思:指日落时分或天黑的时候。
泞淖(nìng nào)的意思:指泥泞的沼泽地,比喻处境艰难、困苦。
时才(shí cái)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或条件下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天鼓(tiān gǔ)的意思:指天上的鼓声,比喻天下人民的呼声。
响彻(xiǎng chè)的意思:声音传遍整个地方,声势浩大。
玄鱼(xuán yú)的意思:指深奥难悟、晦涩难明的道理或文章。
也似(yě sì)的意思:也似是一个副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人某物的样子或情况与另一人或事物相似。
- 鉴赏
这首《河传》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与官场的对比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意味。
开篇“春生池草”,以春天新生的生机盎然之景作为背景,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暮天鼓吹,几时才了”则将读者带入一种悠长而略显疲惫的氛围中,仿佛是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尽循环的感慨。
“雨余响彻绿荷洲,井底子阳终泞淖。”这两句通过雨后的清新与井底的泥泞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世间美好与困顿并存的现实。绿荷洲上的声响,或许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捕捉,而井底的子阳则代表了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画堂高会空丝竹,声陆续。也似无腔曲。”这里以豪华的宴会与空洞的音乐形成对比,暗示了表面繁华背后的真实空虚。声音的连续却无腔调,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单调与乏味。
“惊乘舆。为官乎。玄鱼。官家不识渠。”这几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惊乘舆”的形象,表达了对官场现象的讽刺与批判。玄鱼的比喻,则暗指那些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却可能迷失自我或被权力蒙蔽的人。最后,“官家不识渠”更是直白地揭示了官僚体制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疏离。
整体而言,《河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反思,以及对于个体命运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