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
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
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
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
白泽(bái zé)的意思:指不必要的言辞或多余的陈述。
辟邪(pì xié)的意思:辟邪是指能够驱除邪恶势力,避免灾祸的能力或手段。
独出(dú chū)的意思:独自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非熊(fēi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与熊相比,差距很大,远远不如。
高坐(gāo zuò)的意思:指高居要职,地位显赫,权力大。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狂奔(kuáng bēn)的意思:指疯狂地奔跑或者急速前进。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熊罴(xióng pí)的意思:指勇猛、威猛的样子,也指勇猛的武力。
云雾(yún wù)的意思:形容山间、水面等被云雾覆盖,景色模糊不清。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坐论(zuò lùn)的意思:指不经过实地考察,凭空臆断或妄下定论。
今夕何夕(jīn xī hé xī)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这首《貘皮行》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述一只名为貘的动物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怀。
首先,诗人以“客从巴东至,遗我一兽皮”开篇,引出了一段关于貘皮的奇遇。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诗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次深刻交流。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貘的外貌特征:“观之非虎非熊罴”,强调其独特的身份;“三十年前尝见之”,则暗示了这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稀有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貘哉貘哉古白泽,蜀中诸山多窟宅”两句,将貘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白泽相提并论,赋予了它神秘而神圣的地位。随后,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貘的生活习性:“嚼铁复吞铜,他物更何择”,形象地描绘了貘的食性,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紧接着,“独出不知云雾深,狂奔但恨林原窄”两句,通过对比云雾的深邃与林原的狭窄,突出了貘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与限制,表达了诗人对其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最后,诗人提到貘的象征意义:“辟邪亦袪湿,此语自古闻,今夕何夕来吾门”。这里不仅赞扬了貘的特殊功能,还暗含了诗人对貘的到来视为一种吉祥的预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貘皮行》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通过貘这一形象,邵宝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